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女主播海后 > 第33部分(第2页)

第33部分(第2页)

“咦,卡住了。”安全带抽到一半怎么也抽不出来了。

“等下,我帮你。”吴瑞文道,“这是辆老车了,有些配件不好使了。”

吴瑞文跳下车,绕到彭佳坐的副驾上,在他的帮助下,总算把安全带抽出来系好了。

“记住啊,不论在什么时候,系好安全带很重要的。以后出门不论是开车还是驾车,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吴瑞文想起彭佳在班车上那惊险的一幕,不由地心有余悸。

“嗯,会记住的。”彭佳一瞬间也想起了那一幕,当时自已忙着校正方向盘,如果不是那个军人把刹车踩住了,恐怕最终的结局还是撞下深谷,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假设在那样的情况下,自然是有系安全带的比没系安全带的生存机率要大一些,受伤的机率也会小一些。

有些事情,一经亲身体验,便永世难忘。

城西出去,便离草庵不远了,因此彭佳和吴瑞文很快就到了草庵。

静心师太远远听见车声,就迎出庵门来,和她一起出来的,还有那些孩子。尤其是小小,和静心师太特别亲,虽然相比别的孩子她的年纪不算小了,但出门还喜欢拉着静心师太的衣角。

“两位施主,一路辛苦了,有劳你们了。”静心师太见吴瑞文和彭佳如约而来,喜不自胜。

“哪里,师太慈悲为怀,不必拘礼。”吴瑞文道,“如果方便,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工作吧。”

“这样就开始拍吗?”静心师太完全不懂新闻拍摄这回事,心里还以发愁要组织什么节目,唱歌还是跳舞什么的,叫孩子们表现一番。只是,她和妙心师太除了会念经礼佛,都没有唱歌跳舞的那个天赋,自然也不懂得教孩子那些,临时抱佛脚要去学也来不及。

“呵呵,师太放松,新闻就是要体现你们的日常生活。你们平时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这样拍出来才真实。”彭佳解释道。

“不用唱歌?”

“不用。”

“要不叫孩子们跳个舞?”

“懂得跳吗?”彭佳问。

“不懂。”孩子们倒是无惧镜头,对着彭佳有问必答。

“那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呢?”彭佳拿着话筒问小小。

“听师太念经。”小小口齿不清地回答。她的唇腭裂的毛病,让她就是想说话也说不清楚,但由于生活在草庵这个环境里,孩子们和两位师太见惯了她打小这幅模样,并没有人带着怪异的眼神看她,所以就算说得不清不楚,她仍是有勇气大声地回答。

“我帮师太扫地。”一个看上去六七岁、机灵点的女孩子插了一嘴……

吴瑞文又取了一些草庵的外景,然后进到草庵内,拍了师太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透过取景框,看着两位师太和孩子平恬淡知足的脸,吴瑞文心里有丝丝的感动。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在这样岁月的轮转中,两位青灯礼佛的师太,却误打误撞成为了这些孩子的母亲……

而画面里的彭佳,在两位师太和这些孩子面前,一点都不显得突兀,那是因为她脸上那份投入,好象她一直在这里,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件事,一直没有离开……

吴瑞文出了三秒钟的神,却捕捉到了彭佳最完美的侧面。这个画面,彭佳蹲在地上,举着话筒面对着孩子,侧对着镜头,而孩子们身后,站着两位神态恬静的师太,吴瑞文把镜头拉远,取了一个中景,将这幅画面永远定格。

这——是他在大华电视台做的最后一条新闻了,从明天起,他就要接受父亲的委派,到南阳县团县委,任职团县委书记,从此告别心爱的电视记者工作,走上仕途。

虽然这条路不是他所愿的,但中午吃饭时,父亲的一席话却深深撞击了他的心灵,让他有所触动。

并且,他的离开还能成全彭佳,何乐而不为呢?

“行了,彭佳,画面够了。下面开始采访。”吴瑞文收敛心神,不管怎么样,先专注做好这条新闻。他能看得出,彭佳对这条新闻非常重视,否则,就不会放下新闻热线的工作,劳烦两位大姐了。

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努力做好也许是他今生最后一条新闻。

至少,这条新闻还是和彭佳一起做的。

“好,知道了。你休息一下,我和师太沟通一下。”彭佳浅笑嫣然。

“我去找个采访背景吧,你先沟通着。”吴瑞文说着,提起机器就向草庵门外走去。

他把三角架架好,把摄像机固定在三角架上,然后比划着取了几个景,感觉都不是很满意。

最后,他把画面定格在以草庵为背景,感觉颇能衬托谈话的氛围,于是才松了口气,关了机等待彭佳。

在一条新闻里面,采访是否成功十分重要。如果与采访对象沟通不好,让他们表达得不够到位,那么就会严重影响一条新闻的可看性。彭佳耐心地向两位师太阐明自已做这条新闻的方向,以便她们理解之后,能把自已的需要说出来。

在彭佳做这一系列工作之时,吴瑞文从口袋里掏出烟,随手点上了一支。

这包烟是下午他临出门时从家里的茶几上随便抓的,此时一看,竟是软包的中华烟,不由苦笑了一声。

父亲几天的烟钱,比自已一个月的工资都要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