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禁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得外出,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种惩罚。
可宋启渊却捡回一条小命。
“陛下,这……这万万不可啊!”秦正明脸色苦闷。
作为检察院的主使,曾几何时,秦正明也教过太子大禹律法,说一句老师都不为过。
他也明白,太子品德兼优,哪哪都好,就是心肠太软了些。
若他能有九公子那般品性,何愁大禹王朝不能兴盛呢?
“如此判决,简直是视我大禹律法于不顾,实在太过轻浮随意,不利于安抚民众。”
“若长此以往,那我大禹王朝将会陷入一次次的内乱啊!还请陛下着重考量!”
秦正明的唾沫星子都快把宋启渊淹死了,如果给他一把刀,他说不定还真能给宋启渊一刀了结!
文人风骨,也不乏血腥肃杀!
禹乾霄看了他一眼,语气也变得坚定起来。
“秦主使,你也是朕的老师,应该很了解我。”
“如今朕刚刚继位,不想妄造杀戮,朕相信,这样的惩罚对他二人来说,已足够刻苦铭心。”
“你不用再说了。”
虽说禹乾霄待人仁厚,可这话的语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听到这话,秦正明罕见地闭上了嘴。
眼下的形势,他看得明白。
禹乾霄刚刚上位,还需收拢人心,建立自己的威望。
自己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多次斥责反驳他,那可就驳了禹乾霄的面子。
无论如何,秦正明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影响禹乾霄的威严。
而他的判决落地。
明极殿的文武百官心思各异。
有的心存侥幸,因为摊上了这样一个好皇帝。
好人容易被欺负,好皇帝也是。
就连二皇子和宋启渊这种谋反的大罪,陛下都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那以后他们犯了什么错,岂不是轻轻松松便能糊弄过去?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眼下朕刚刚登基,还需为父皇风光大葬,这些事便交由礼部来办。”
“其余便无旁事,你们都退下吧,九弟留下。”
“朕……呃,大哥有话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