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回头看,这是多么简洁而又深刻的真理,当我们的过去之城不可避免地毁灭,而我们已经幸运地逃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回头看。无论如何遗憾、惋惜,还是万幸,都不要回头看,否则的话,我们也会变成一座僵硬的石像。当事情已经过去时,不要回头看,大步向前,去追求新的方向与目标。
一个老人买了一个精美的花瓶,并用绳子捆好背着回家。路上绳子断了,花瓶掉在一块石头上碎了。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
一个过路的少年喊住老人,问他:“你不知道花瓶碰碎了吗?”
老人回答:“我知道。”
少年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回头看看?"
老人说:"已经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呢?"
覆水难收,已经泼出去的水、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都难以挽回,就像一个破碎的花瓶,不管做出什么补救措施,表现出多么得不情愿,都改变不了它已经破碎的事实。
人生之路是不可逆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重新来过、重新选择。不管你多么虔诚地沉浸在对失去事物的惋惜与痛苦之中,也于事无补了。但是,心胸豁达的我们,既然懂得事实不能改变,何不坦然接受呢?从此不再为过去发生的事而后悔,不再让那些已经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来影响我们,这样,我们将得到人生的快乐和圆满。
莫让烦恼捉弄了自己
一个人快乐与否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因为烦恼并非是在捉弄我们,我们只是在庸人自扰而已。面对烦恼,有的人报之以平和的心态,一笑了之;而有的人却斤斤计较,反而引来更多的烦恼。
很多人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奋发图强,兢兢业业,一直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却总是一再受挫,不单是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负债累累;在家庭中想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却总是遇到各种各样让自己分心的事情……简而言之,生活总是烦恼不断,不尽如人意。于是,很多人内心开始存有各种各样的疑惑:“为什么烦恼总是没完没了呢?……为什么烦恼总是在捉弄我啊?”“老天啊!告诉我摆脱烦恼的方法吧!”
上苍是公平的,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只看见了自己的烦恼,却不曾发现别人的不幸。总是觉得别人都过得很好,唯独自己却被烦恼所困。因此,捉弄我们的其实不是生活,而是我们自己,当我们的内心总是对烦恼过分在意时,它就会一直跳跃在我们的眼前。反之,如果你能够抱有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乐观地来对待随时出现的问题,烦恼自然会随风而逝,而快乐也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到你的身上。
波姬尔?戴尔是一个近乎失明了50年之久的妇女,她写了一本书,名字是《我希望看见》。在书中她写道:“我只有一只眼睛"、"而且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去看。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贴近我的脸,而且不得不把我仅有的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戴尔的不幸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可是她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同情,不愿意别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小时候,她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跳房子,
可是她无法看到地上的线,所以在其他孩子回家以后,她就趴在地上,仔细地打量那些线条。她把伙伴们在游戏中跳过的每个地方都牢记在心中,所以不久她就成了这种游戏的高手。除了游戏之外,她还很喜欢读书,她总是将自己的脸埋在书页上,谨慎而小心地分辨着书上的每一个字。成年后,她先后得到了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
后来,她到了一个村子里去教书,由于成绩突出,渐渐升为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15年,多次在电视上接受采访,还在电台主持过谈论书本和采访作者的节目。她说:“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怀着一种害怕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要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快活而近乎戏谑的态度。‘
到了1943年,也就是她52岁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诊所做了手术,这使她的视力比以前增强了40倍。
一个新鲜而令人热切期待的美丽世界展现在了她的眼前。她觉得,即使是在厨房的水槽前洗碟子,也会让她觉得幸福。她在书中写道:“我开始玩着洗碗盆里的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美丽小巧的七色彩虹。"
波姬尔?戴尔的故事令我们感动。生活和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但是正是因为她没有沉溺在痛苦之中,在她眼里,世界是美好的,她没有在幽怨中浪费自己的生命。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是由一个大烦恼和无数的小快乐构成的!"的确,烦恼是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而且很多时候你躲也躲不开。此时,既然你无法躲开,不如勇敢面对。
一位知名的主持人邀请了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太太作为嘉宾来参与节目。因为时间仓促,节目事先并没有来得及彩排,甚至这位老者在节目中所说的话都没有备妥。但是,老太太在节目中说话语气自然和蔼,内容朴实得当,而且不乏幽默,让主持人和在场的观众开怀大笑,老太太自然也就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最重要的是,主持人因感染其中的温馨气氛而愉悦不已。
出于好奇,主持人现场问老人说:“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知道您
为什么会如此快乐呢?看起来您没有一点烦恼的事情,相信您一定有许多关于创造快乐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吧?”
“没有,没有。”老太太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我根本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创造快乐的秘密。怎么说呢?追求快乐就好像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两只眼睛、一张嘴巴一样,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与很多烦恼的人不同,我只是在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选择快乐而已。“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曾经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在现今这个忙碌而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感到茫然无措,甚至不知道何去何从,于是烦恼会接踵而至。但如果你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你就会常常品味到快乐的滋味。
学会给自己的心灵减压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给自己的心灵减压。毕竟我们的心都是有一定刁又限度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装进来。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只有倒出里面的水,才能再装进去另外的水一样,心也需要这样释压。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可能屏蔽一切会给心灵造成负担的东西,所以,我们就需要经常给心灵做个大扫除,放下一些应该放下的东西,减轻心灵的负荷,还原心灵的本真,唯有这样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
一个人觉得每天的生活不堪重负,没有丝毫快乐可言。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哲人把一只竹篓放在他的肩上说:“你背着它上路吧,每走一步都要从路边捡一块石头放在里边,看看是什么感受?"那个人虽然大惑不解,可还是按哲人说的去办了。可刚走了几百步,他就感到背负太重受不了了,因为竹篓里已经装满了沉重的石头。“知道你每天为什么不快乐吗?是因为你背负的东西太沉重了,它已经把你的快乐压抑殆尽了。"哲人从竹篓里一块一块地取出石头,他说,这块是功名,这块是利禄,这块是小肚鸡肠,这块是斤斤计较……当大半石头被扔掉后,那个人背起竹篓走起路来感到轻盈了许多。
快乐是简单的,只要你能放下。放下,就是要看得开。如果总是把不如意的事记在心里,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开心。对一些不快乐的事应坦然面对,波澜不惊;对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要该放手的就放手;对一些恩怨情愁,不多做纠缠。不再为自己增加无谓的烦恼……想开了,竟刹那间感到莫名的轻松。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多少天来的苦闷和烦恼,失落和渺茫,一下子便烟消云散了,走出困境,一切都是那么轻松美好。
放下,不是简单地从背上放到地上,而是要真正从心里放下。只要卸下心灵的负累,即使肩负千斤也是快乐的。相反,硬抗心灵的重荷,即使一片鸿毛也能让我们不堪重负。
一个富翁身背着许多金车艮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感觉不到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底呀!"看着农夫那发自内心的快乐,富翁在羡慕之余,立刻茅塞顿开:自己背负沉重的珠宝,东躲西藏,老怕别人要,别人抢,别人暗算,整日忧心忡忡,快乐又从何而来?于是他便把自己所带的全部珠宝、钱物用来接济穷人,专做善事,这样一来爱的雨露滋润了他的心灵,使他从中体味到了快乐的甘甜。
当下,我们很多人就像故事中的富翁一样,一边在极力追求快乐,一边却又在拼命追求身外之物。结果是快乐没有找到,却反而让身外之物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许多人以为,金钱越多,地位越高,越受宠爱,似乎自己的快乐也就会越多。但事实上,这成了一个悖论,越是追求这些,快乐似乎离得越远。可当你真的放下追求的这些,你才能感到来自心底的最真实、最痛快淋漓的快乐。所以,要想快乐,就必须懂得放下。
放下是一种感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放下就是快乐"是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自如;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只要我们心无挂碍,什么都能看得开、放得下;只要我们抛弃一些尘世的烦扰,留一?片开阔的天空给心灵安个家。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白云在飘荡?何愁没有决乐的鲜花在绽放?
放下就是快乐,让我们拨开眼前的云雾,卸去心灵的枷锁,从平平凡凡的生活故事中,体会轻松如风,畅快淋漓的感动,体味一种云开雾散的豁然开朗。
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放下压力,活得轻松;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犹豫,活得潇洒;放下狭隘,活得自在;放下烦恼,活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