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里不少青工,都是最近两年进厂的。”
“档案上写的一个个都是单身,是不是单身,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今年夏天。
一名乡下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进城找爹。
堵在滨机厂大门口,说家乡遭了洪水,乡下活不下去了
要和男方复婚。
对方躲在厂里不出来,死活不肯同意。
赵厂长气得拍桌子骂娘,却也无可奈何。
“赵厂长,马总工,要是没别的事情,我能不能先告辞。”
“这两天我就要回去了,走之前,我想和同学聚一聚。”
陈海峰问道。
知道陈海峰在当地有同学,马志强默默地点了下头。
等到陈海峰走后,马志强再次点燃一根烟,苦笑道:“多好的年轻人,怕我们尴尬,主动告辞离开。”
“谁说不是呢。”
滨机厂数千工人,年轻人没有两千也有一千,就找不出一个能和陈海峰相提并论的人来。
陈海峰懂外语,会技术,知道进退。
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栋梁。
人家重情重义,不愿和妻子分开。
滨机厂再看中他,也不能棒打鸳鸯啊。
“厂长,我有一个想法。”
过了一会,马志强忽然来了主意。
“什么想法?”
“咱们招他当临时工,怎么样?”
马志强详细讲着他的办法。
人才难得,马志强和赵厂长这不愿意放弃陈海峰这个好苗子。
但也不能强迫他进厂。
临时工这个身份,正好可以解决问题。
属于计划外的工人。
国有工厂急需用人,又缺少足够的招工指标。
可以对农村户口的人员进行临时招收。
待遇与工人相同,不属于厂里的正式员工。
分房,生育补贴什么的都没有。
而且无法解决户口问题。
招陈海峰的为滨机厂临时工,平时不用过来上班。
厂里遇到技术问题,陈海峰随叫随到。
按照职工工人的标准,给陈海峰开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