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打院士后续 > 第324章 从黑龙江绥化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新材料专家郝晓东(第1页)

第324章 从黑龙江绥化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新材料专家郝晓东(第1页)

院士出生地

赫晓东院士,满族,1961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绥化。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东接伊春,南临哈尔滨,西靠大庆,北依黑河,西北连齐齐哈尔。

绥化历史悠久,大约在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古人类繁衍。

夏商时期,这里为肃慎地,西周至西汉时,东部部分市县仍为肃慎地,西部为涉貊地。

南北朝时期,这里属勿吉地,隋唐属靺鞨黑水部、黑水靺鞨地。

宋辽金时期,这里先后归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管辖。

元朝为成吉思汗幼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分封地,归开元路管辖。

明朝属努儿干都指挥使司。

清同治元年,这里开发设镇,名北团林子,光绪十一年设绥化理事通判厅,光绪三十年由厅升府。

民国2年裁府州,绥化府改为绥化县。

1956年成立绥化专区,1999年12月撤地设市。

绥化人文底蕴深厚,截至2023年,绥化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

如郝家城子古城遗迹,是金代重要的古城遗址;肇东八里城遗址,因城的周长近八华里而得名。

绥化以满、鲜、蒙、俄罗斯等民族风情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丰富,各民族在语言、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景观。

出生地解码

赫晓东院士出生于黑龙江绥化,出生地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黑龙江绥化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传统,满族文化中坚韧、勤奋、重视教育等特质,在赫晓东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激励他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努力。

东北地区浓厚的工业文化氛围,使他从小就对工程技术等领域有着较高的兴趣和敏感度,为其后来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埋下种子。

绥化当地的学校教育,虽然可能在资源丰富度上比不上大城市,但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地教育体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了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黑龙江的高校资源相对丰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学术辐射效应,可能为他提供了更多接触前沿学术知识和科研项目的机会,激发了他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绥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了他的性格。

黑龙江冬季的严寒等自然条件下,可能培养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使他在面对科研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

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让他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锻炼了他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对他在科研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和合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院士求学之路

1980年9月—1984年7月,郝晓东就读于吉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1989年,郝晓东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获得固体力学硕士学位。

1989年—1992年,郝晓东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郝晓东院士的求学经历,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深远影响。

郝晓东在吉林大学数学系学习期间,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工具,对于固体力学等工程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