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激动的大喊,立马就把所有正烦躁的编辑们,都给吓了一大跳。
“李英,你喊什么喊啊!吓死个人了。”
“你一个刚刚入门的编辑,才加入我们《诗刊》不到两个月,能有什么鉴赏能力啊!”
“就是啊!李英,你还年轻,读过的诗还少。
什么诗这么厉害啊!
就让你能一口咬定,能火遍全中国?”
“对啊!李英,这种话可不能乱说的。
就是徐志摩再世,他也不能保证写出来的诗能火遍全中国的。”
……
几个平日里和李英不是很对付的编辑,此时都呛声说道。
副主编田间也是皱起眉头,轻轻地训道:
“李英,年轻人也应该稳重一点。
如果你作为诗歌爱好者的话,看到好诗,这样激动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大错。
但你现在作为我们《诗刊》的编辑,你的审美和感官,就代表着我们《诗刊》的品味与水平。
如果随便一首诗歌,都能让你这样欢呼雀跃地喊着肯定能火遍全国。
在我们编辑部里还好,要是让外人看到了,会怀疑我们《诗刊》的整体诗歌鉴赏水平的。”
“可是……田副主编,我这……这首诗歌是真的好啊!
好到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和称赞了。
真的!刚刚我本来已经昏昏欲睡,几乎都要睡着的那一刻……
拆开了这封信,缓缓地读出了上面的诗句。
立马就感受到一种被希望灌溉,被幸福滋润的感觉。
这首诗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如此的温暖,是那种所有人都向往的美好。
用一个很时髦的词来说,非常的柏拉图,读完之后,让人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充盈感……”
虽然被在座的这些前辈编辑们所质疑。但是李英却一点都没有退缩。
他反而继续侃侃而谈,将自己读到这首诗时的各种感受与体会,全都用唯美的语言给仔细描述了出来。
这样的底气,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他手上的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以说,是他这辈子读过的最好的诗歌了。
甚至于,李英此时此刻都觉得无比兴奋与荣幸。
这样一首可以传世的诗歌,居然是从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编辑手上挖掘出来的。
“嗯?不错啊!
不说别的,单纯是李英刚刚说的这些读后感。
就已经是一篇不错的诗歌赏析了。
只是,不知道这诗歌的原文怎么样,对不对得起李英这么精彩的读后感言了。”
主编严辰也被李英的话语吸引了过来,他点了点头,对李英说道:
“这样吧!所有人现在都把手头上的工作停一下。
李英,你把你刚刚看到的那首诗,当众朗读一遍。
既然你说这首诗能火遍全国,那就让在座的所有编辑,来当一当评审。
如果有半数以上的编辑,都认为这首诗歌的水平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