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许多百姓家中亦开始养猪,虽然规模不及猪场,但也足以供应各自村镇的需求。
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猪场的供应压力,也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自猪场推出无膻味的猪肉后,猪肉在泾阳逐渐流行开来,主要原因是价格相对低廉。
许多百姓发现,这种猪肉不仅口感鲜美,价格也比其他肉类便宜许多,因此纷纷前来购买。
市场上猪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不仅新军和县城的肉摊需要大量供应,普通百姓家中也常常可见猪肉的身影。
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猪场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尽管泾阳县尚不能确保每户人家都能餐餐有肉,但每月食用数次已非难事。
县内工坊林立,优先录用本县百姓,而城中的商铺雇工亦需遵循县衙所定之最低工酬,违者将面临重罚。
因此,泾阳之民除田间劳作外,家中若有余力者,亦可外出做工,以增家计。
此等政策之下,百姓生活渐趋宽裕,市井之中,人声鼎沸,一派繁荣景象。
现今,泾阳县民之生计竟胜过长安城中之民,京畿诸县之民皆对此心生羡意,更有甚者,不乏有流民慕名而来,争相求得泾阳户籍,以期共享此地之富庶安宁。
如此一来,泾阳县不仅物阜民丰,更添几分人丁兴旺之象。
新军营中,士卒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又不乏严苛的规矩。
晨光初破晓,号角声便已响彻云霄,唤醒了沉睡中的军营。
士卒们迅速起床,整理内务,床铺被褥叠得方正如砖,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不得有丝毫马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他们会在教官的监督下进行晨练,跑步、格斗、器械操练,一招一式皆需严格遵循军规。
午间休憩之时,士卒们或围坐一处谈天说地,或在树荫下小憩,亦有人研读兵书,磨砺心智。
偶尔,还会举行射箭比试,胜者可获赏赐,败者则需接受小小的惩罚,以此激励士气。
夜幕降临,营中灯火通明,士卒们在完成一天的训练后,会在教书先生的教导下认字学习。
如此这般,士卒们的每一天都在紧张与放松之间交替,既锻炼了体魄,也培养了团队之间的默契与信任。
新军营垒之内,士卒们正按序于食堂用膳。
这群孔武有力的健儿,虽面带疲惫之色,却仍吃得津津有味。
训练之苦,几近于筋疲力尽,然膳食之丰盛,实乃令人称道,每日三餐皆有肉食,令人心满意足。
如此犒劳,亦是军中上下士气高昂之因。
营中士卒,多出身草莽,初闻读书识字之令,皆面露难色,心中暗自嘀咕:“我等从军,本为保家卫国,何须学那文人墨客之行?”
然而,军中长官早已洞悉其心,常言道:“武者不独勇力,更需智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识字读书,方能明理,方能知晓天下大势。”
于是,每逢闲暇,便有士卒捧书而读,虽起初磕磕绊绊,似牛嚼牡丹,但久而久之,竟也能识得一二,渐渐地,营中风气为之大变。
士卒们开始主动交流心得,探讨兵法,甚至有人在夜间秉烛夜读,乐此不疲。
这等良师益友,加之军中待遇优渥,衣食无忧,更有升迁之望,士卒们心中渐渐生出归属之感,对军营的认同远超从前。
(今日三更奉上,求诸位郎君给个书架和免费的催更,谢谢啦~)
喜欢大唐镇国公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