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汴水东流畔,更有平芜与夕阳。
赵孟?《宋内》诗:东南都会帝王州,三月莺花非旧游。
故国金人愁别汉,当年玉马去朝周。
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茫茫只自流。
千古兴亡尽如此,春风麦秀使人愁。
刘基《宋大内》诗:泽国繁华地,前朝此建都。青山弥百粤,白水入三吴。
艮岳销王气,坤灵肇帝图。两宫千里恨,九子一身孤。
设险凭天堑,偷安负海隅。云霞行殿起,荆棘寝园芜。
币帛敦和议,弓刀抑武夫。但闻当伫奏,不见立廷呼。
鬼蜮昭华衮,忠良赐属镂。何劳问社稷,且自作欢娱。
?稻来吴会,龟鼋出巨区。至尊巍北阙,多士乐西湖。
?首驰文舫,龙鳞舞绣襦。暖波摇襞积,凉月浸氍毹。
紫桂秋风老,红莲晓露濡。巨螯擎拥剑,香饭漉雕胡。
蜗角乾坤大,鳌头气势殊。秦庭迷指鹿,周室叹瞻乌。
玉马违京辇,铜驼掷路衢。含容天地广,养育羽毛俱。
橘柚驰包贡,涂泥赋上腴。断犀埋越棘,照乘走隋珠。
吊古江山在,怀今岁月逾。鲸鲵空渤?,歌咏已唐虞。
鸱革愁何极,羊裘钓不迂。征鸿暮南去,回首忆莼鲈。
梵天寺梵天寺在山川坛后,宋乾德四年钱吴越王建,名南塔。治平十年,改梵天寺。元元统中毁,明永乐十五年重建。有石塔二、灵鳗井、金井。先是,四明阿育王寺有灵鳗井。武肃王迎阿育王舍利归梵天寺奉之,凿井南廊,灵鳗忽见,僧赞有记。东坡?杭时,寺僧守诠住此。东坡过访,见其壁间诗有:〃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履。惟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东坡援笔和之曰:〃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履。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清远幽深,其气味自合。
苏轼《梵天寺题名》:余十五年前,杖藜芒履,往来南北山。此间鱼鸟皆相识,况诸道人乎!再至惘然,皆晚生相对,但有怆恨。子瞻书。
元?四年十月十七日,与曹晦之、晁子庄、徐得之、王元直、秦少章同来,时主僧皆出,庭户寂然,徙倚久之。东坡书。
胜果寺胜果寺,唐乾宁间,无着禅师建。其地松径盘纡,涧淙潺?。罗刹石在其前,凤凰山列其后,江景之胜无过此。出南塔而上,即其地也。宋熙宁间,在寺僧清顺住此。顺约介寡交,无大故不入城市。士夫有以米粟馈者,受不过数斗,盎贮几上,日取二三合啖之,蔬笋之供,恒缺乏也。一日,东坡至胜果,见壁间有小诗云:〃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问谁所作,或以清顺对。东坡即与接谈,声名顿起。
僧圆净《胜果寺》诗:深林容鸟道,古洞隐春萝。天迥闻潮早,江空得月多。
冰霜丛草木,舟楫玩风波。岩下幽栖处,时闻白石歌。
僧处默《胜果寺》诗: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丛青蔼,遥天浸白波。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五云山五云山去城南二十里,冈阜深秀,林峦蔚起,高千丈,周回十五里。沿江自徐村进路,绕山盘曲而上,凡六里,有七十二湾,石磴千级。山中有伏虎亭,梯以石?,以便往来。至顶半,冈名月轮山,上有天井,大旱不竭。东为大湾,北为马鞍,西为云坞,南为高丽,又东为排山。五峰森列,驾轶云霞,俯视南北两峰,若锥朋立。长江带绕,西湖镜开,江上帆樯,小若鸥凫,出没烟波,真奇观也。宋时每岁腊前,僧必捧雪表进,黎明入城中,霰犹未集,盖其地高寒,见雪独早也。山顶有真际寺,供五福神,贸易者必到神前借本,持其所挂楮镪去,获利则加倍还之。借乞甚多,楮镪恒缺。即尊神放债,亦未免穷愁。为之掀髯一笑。
袁宏道《御教场小记》:余始慕五云之胜,刻期欲登,将以次登南高峰。及一观御教场,游心顿尽。石篑尝以余不登保?塔为笑。余谓西湖之景,愈下愈冶,高则树薄山瘦,草髡石秃,千顷湖光,缩为杯子。北高峰、御教场是其例也。虽眼界稍阔,然此躯长不逾六尺,穷目不见十里,安用许大地方为哉!石篑无以难。
云栖云栖,宋熙宁间有僧志逢者居此,能伏虎,世称伏虎禅师。天僖中,赐真济院额。明弘治间为洪水所圮。隆庆五年,莲池大师名?宏,字佛慧,仁和沈氏子,为博士弟子,试必高等,性好清净,出入二氏。子殇妇殁。一日阅《慧灯集》,失手碎茶瓯,有省,乃视妻子为鹘臭布衫,于世相一笔尽勾。作歌寄意,弃而专事佛,虽学使者屠公力挽之,不回也。从蜀师剃度受具,游方至伏牛,坐炼呓语,忽现旧习,而所谓一笔勾者,更隐隐现。去经东昌府谢居士家,乃更释然,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执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当是时,似已惑破心空,然终不自以为悟。归得古云栖寺旧址,结茅默坐,悬铛煮糜,日仅一食。胸挂铁牌,题曰:〃铁若开花,方与人说。〃久之,檀越争为构室,渐成丛林,弟子日进。其说主南山戒律,东林净土,先行《戒疏发隐》,后行《弥陀疏钞》。一时江左诸儒皆来就正。王侍郎宗沐问:〃夜来老鼠唧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