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cpu又分为biu和eu,还有最简单的十几个寄存器,堆栈段,总线……
除此之外,
cpu锁算力还很严重,
优点在于恒定37度,但gpu分辨率不高,帧数也很低,
更甚者人眼不能做到实时成像。脊索动物的眼是有缺陷的,所看到的事物90%以上是通过大脑加工后期合成的,
对此,常人可能毫无影响,
但对于时常进行高强度战斗的术士而言,这是很致命的缺点,所以得想办法弥补,可惜自己对生物方面知之甚少,
李牧尘的想法在于,
尽管人类本身即是生物计算机,超多核运算,
但人用来计算的系统却是工作记忆系统。比如口算24*15,首先知道24*10是240,这是从记忆中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算出来的,
将这个经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存到工作记忆中,然后24*5,经验中没有这个值,那便继续拆,20*5是100,存到工作记忆,4*5是20存到工作记忆,
最后工作记忆清零,空余240+100+20,先算240+100,340存起来,然后340+20,终于得出360。准确来说,这根本就不是计算,而是用技巧将数拆解,然后通过经验直接获得答案,解题的速度完全取决于工作记忆的广度及知识经验的储存量……
而计算机算这个数,是通过乘法器计算的,在乘法器两侧负载相应电压,即会根据电路原理得出答案,但也局限于单核性能。
前者是基于模拟电路的神经网络,后者是基于数字电路的电子计算机,
可为了变现出躯体的算力(例如吃饭的时候,大脑不仅需要计算手指头拿筷子的力度,还要识别分析食物,随后嘴巴也需要大脑来计算咬合力度以及分析食物是否已经被碾碎到可以吞下的标准,大脑还能检测分析你的肚子饱了没有),必须得参照后颈里的生物计算机,适当的尝试改造身体。
话说回来,冯诺依曼式结构计算机会达到发展上限吗,
这是李牧尘的顾虑。
………
………
与此同时,
与之相反的赵泽,正在专注的倾听课上的对话,这些东西是自己从未学习过的,
政府高层曾下令对常人进行知识封锁,也只有在这里……
赵泽正欲低头做笔记,
忽然看见自己在课本上,有着不知何时写下的对话,
(y,你为何而来)
(z,这是你的第几次)
………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