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
若是朱元璋还在,他定会克制,并且会愈发的谨慎。
甚至在朱元璋离开南京后的几天内,他都一直在兢兢业业。
可随着时间不断过去,他也是早已控制不了自已的本能,趋于高位喜欢旁人的吹捧,这就是他最大的特点。
随后,胡惟庸又和众人谈论了一下近日的朝政。
作为中书省左丞相。
如今更是总领朝政。
一些小事,胡惟庸自然懒得去管。
如今对于他而言,现在的大明其实只有两件大事需要关注。
一件便是朱元璋未走之前交代的筹粮安抚难民之事,另一件也就是即将要归来的蓝玉。
早在去年,朱元璋派蓝玉与沐英一起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
这一仗早就打完了。
前段时间,蓝玉便已经正在班师回朝了。
按理而言如今朱元璋不在,他胡惟庸既然总领朝政便应该要去迎接功臣。
这迎接功臣这件事本就十分的敏感。
且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早就已经将此事交给了朱标。
然而朱标现在却在东宫之中自省。
谁也不见。
也正是因为如此,胡惟庸才有些犹豫。
其实在他心里,他是真的想去迎接蓝玉这个功臣,别的不为,就是想出个风头,来彰显一下他如今的地位。
但是吧,还未完全被权位冲昏的理智则是让他有些犹豫。
面对自已这些党羽。
胡惟庸也是没有瞒着,直接便将此事和众臣说了出来。
“胡相何须麻烦?直接派快马前往黄山请示陛下不就行了?”
“此言差矣!这点小事岂能影响陛下的雅兴?胡相,陛下既然已经说过,让您总领朝政,您亲自做决定不就是了。”
“太子在东宫自省,此事啊。。。我看非胡相之外,无人可为!”
“。。。。。。。”
一声声的议论声瞬间便响了起来。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显然是已经猜出了胡惟庸的一些心思,直接表示了强烈的支持。
听到这些话,胡惟庸脸上也是控制不住的露出了笑容。
但他却也并没有冲动。
“罢了罢了。”
“此事且让本相去见见太子吧。”
说完,他便直接摆了摆手,“诸位先且回去吧,切莫影响了政事。”
“下官告退。。。”
众官员立刻起身,一一朝着胡惟庸行礼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