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大殿之中来回踱步,脚步显得有些凌乱,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他内心的沉重与纠结。
他的目光时而看向朱标,时而又投向殿外那漆黑的夜色。
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朱标所提出的设立监察部门这一设想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心中的顾虑如同那缠绕的丝线。
越缠越紧,怎么也解不开。
“标儿啊,你这想法,咱着实是又惊又忧啊。”
朱元璋终于停下了脚步,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与忧虑交织的神色,
“咱知晓你是为了整治这朝堂吏治,为我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可这等举措,实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朱标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父皇,儿臣明白您的担忧,可当下这朝堂的状况,已然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地步了呀。”
“那都察院等旧有的监察机构,权力分散不说。”
“各方势力相互牵扯,行事起来瞻前顾后,诸多不法之事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却难以被真正察觉。”
“长此以往,吏治只会越发腐败,我大明的根基也会被慢慢侵蚀啊。”
朱元璋微微皱眉,他何尝不知晓如今朝堂监察方面的弊病,只是朱标这提出的解决之法,实在是太过大胆,超出了他以往所能接受的范畴。
他抬手揉了揉太阳穴,缓缓说道:
“你说的这些,咱心里都清楚。”
“可这新的监察部门,即便如你所言,只有调查权,可那权力范围一旦铺开。”
“涉及的官员众多,万一有人心怀不轨,暗中操纵。”
“利用这调查之名,行排除异已、结党营私之实,又该如何是好呢?”
朱标神色严肃,语气坚定地回应道:
“父皇,正因如此,儿臣才会着重强调那多重监督与制衡机制呀。”
“这人员选拔,儿臣会让六部九卿等诸多部门一同参与举荐。”
“再经过层层严格考核从才学、品德、家世等各方面全面审查,务必保证入选之人皆是清正廉洁、忠心耿耿之辈。”
“而且,在后续的运作过程中。”
“内部的交叉审查会时刻进行,不同小组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制约,一旦发现有人敢徇私舞弊、隐瞒不报或者与官员勾结,那便按照律法严惩,绝不留情。”
“再者,他们所查访到的情况,必须如实上报,先是呈交至专门设立的审核部门,由那里的官员们再次查验核实。”
“确认无误后,再由儿臣与父皇您亲自定夺。如此一来,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把控,即便有人妄图从中作梗,也难以得逞啊。”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朱标说得越是条理清晰,他心中的震惊之感便越发强烈。
他深知朱标这一设想若真能完美施行。
确实有可能改变当下吏治腐败、监察不力的局面,可这其中需要面对的困难和潜在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
“标儿,你且想想,这朝堂之上,官员们本就各怀心思,你这新部门一旦成立,必定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
“那些原本安稳的势力,又怎会坐视不理呢?”
“他们定会想尽办法在这新部门中安插自已的人手,或者拉拢腐蚀其中的官员,到时候,你这看似完善的机制,怕是也会漏洞百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