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大明蓝玉 > 第41章 寻找匠人(第1页)

第41章 寻找匠人(第1页)

蓝斌看着朱雄英兴致勃勃地讲述这几日的研究成果,心中不禁暗喜。这孩子不仅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有钻研精神。但他也看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盲点。

"殿下的思路很好,但是否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蓝斌循循善诱地问道。

朱雄英思索片刻,坦然摇头:"我想不出来了。表舅若是发现什么疏漏之处,还请指点。"

"殿下想想,皇上和太子每日处理政务之余,是不是也需要休息?"蓝斌温和地提示道。

朱雄英眼前一亮:"对啊!我们一直在研究处理政务时的坐姿,却忽略了休息时的姿势。而且处理政务和休息时的姿势肯定是不一样的,最舒服的姿势也就不同。"他拍案而起,"表舅太厉害了!我和沐神医钻研了这么久,竟然漏掉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那殿下觉得,什么姿势最适合休息?"蓝斌继续引导。

"应该是躺卧。"朱雄英稍作思考便答道,"人在躺着的时候最放松。"

"那处理政务和休息这两种状态下,椅子的应该如何设计为好呢?"

朱雄英仔细思索着:"我和沐神医讨论的那些原理都是通用的,既适用于处理政务的状态也适用于休息的状态,因为这些都是根据人体的骨骼结构和肌肉习惯探索出来的。我觉得休息状态相比处理政务状态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让椅背能够放平,让人可以躺下来休息。"

"殿下太聪明了!"蓝斌由衷赞叹,"举一反三,推理精准。"

"表舅,"朱雄英眼中闪着求知的光芒,"既然椅背要能放平,那该如何设计才能让它既能直立又能放平呢?而且放平的时候还要保证稳固,不会突然倒下来。"

蓝斌听着这个问题,心中暗自思索,大明的工匠们虽然没有现代的精密仪器,但永远不要小瞧人的能力,就算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也有机械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必须要一些匠人去完成,而这些匠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大国工匠。

在明朝也是如此,虽然大明没有可以用于加工的精密仪器,但是肯定有一些技艺登峰造极的大匠。这些技艺并非从理论推演而来,而是一代代匠人用双手和智慧积累的宝贵经验。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许多重大创新,都是从匠人们的经验中诞生。那些看似简单的工艺改进背后,凝聚着无数工匠的智慧。大明朝的手工技艺冠绝天下,从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到精巧雅致的日用器具,无不显示着匠人们的高超手艺。若是能给予这些匠人合适的引导和支持,他们必定能创造出令人叹服的杰作。

蓝斌相信,我们思考出来的设计与大匠们的手艺相结合,必能造出一把既实用又创新的椅子来。大明工匠们或许不懂什么人体工学理论,但他们懂得如何让木料随心所欲,懂得如何让金属服帖听话。

"殿下,"蓝斌微笑着说道,"这个就需要殿下去安排人做这个事情了。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殿下只需把对椅子的要求告诉大匠们。我相信以大明能工巧匠的手艺,一定能制作出这样一把椅子来。"

朱雄英眼前一亮,拍案道:"我明白了!这正是表舅之前教导的道理:不必事事躬亲,只要发现问题、想清楚问题的解决方向,剩下的就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去完成。"他转头看向蓝斌,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已经把问题分析得很透彻了,知道椅背要符合人体脊柱的自然弧度,座面高度要适中以保证血脉通畅,还要能调节椅背以适应工作和休息两种状态。这些要求我们都想明白了,接下来就是让专业的匠人去解决具体的制作问题。"

"等椅子做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是否合用,看看是否需要改进。"朱雄英继续说道,"这就像表舅教的,要验证解决方案是否真的解决了问题。"

蓝斌点头赞许:"正是如此,看来殿下已经能很好地运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表舅谬赞了,"朱雄英微微一笑,"若没有表舅的指点,调节椅背这一点,我还想不到呢。"

蓝斌见朱雄英既能领会要旨,又不骄傲自满,心中甚是欣慰,便道:"殿下,既然我们已经想明白了这些,不如去向皇上禀报?"

朱雄英眼睛一亮:"正该如此。皇爷爷和父亲日日批阅奏章,久坐劳累,这椅子若能早日做好,也能让他们舒适些。"

两人来到乾清宫时,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见孙儿和蓝斌联袂而来,他放下朱笔,笑道:"你们一同前来,可是有事?"

"回皇爷爷,"朱雄英上前恭敬行礼,"孙儿见皇爷爷和父亲日日处理政务,久坐必然辛苦。我生病之前就想着要设计一把更舒适的椅子,这些日子修养时与沐神医多有探讨,如今总算想明白了该如何设计。"

"哦?"朱元璋颇感兴趣,"说来听听,你都想到了什么?"

"孙儿与沐神医研究发现,"朱雄英认真答道,"人的脊柱本就有着自然的弧度,椅背也该依这弧度来做。座面的高度更要讲究,太高太低都会影响血脉流通。而且处理政务和休息时姿势不同,椅背就该能调节以适应不同需要。"

蓝斌适时补充:"殿下还命人做了许多试验,研究不同高度、不同弧度对人体的影响。这些发现都是殿下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

朱元璋略显惊讶:"区区一把椅子,竟有这许多讲究。"

"皇爷爷,"朱雄英信心满满地说,"这些设计都是根据人体的骨骼结构和肌肉习惯探索而来,若是做出来,定然十分舒适,请皇爷爷拭目以待。"

朱元璋眼中闪过赞许:"竟想得这般周到。你年纪虽小,却能想到这些细节,还知道请教沐神医,当真难得。"

"回皇爷爷,"朱雄英恳切地道,"如今设计已经想清楚,只是需要能工巧匠来制作。孙儿斗胆,想请皇爷爷派遣御用监的匠人协助。"

"准了。"朱元璋欣然应允,随即又语带关切,"不过你刚大病初愈,一切要适度。有什么事让蓝斌多费心便是。"

"是,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朱雄英恭敬应道。

"小臣定当竭力效劳。"蓝斌躬身道。

待两人退下后,朱元璋独坐案前,目光深远。他原本以为孙儿大病初愈,应该会好生休养才是。谁知这孩子竟在想着如何让自已和太子坐得舒服些,还能想到这般周到。更难得的是,他懂得请教沐神医,知道从人体构造入手研究。这份用心和睿智,当真令人欣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