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按照公孙续的建议,重置了乐浪郡和玄逸郡,由田楷和单经分别率领一万兵马驻扎在那里,这样就确保了辽东的绝对安全。
因为辽东对于公孙续来说,意义太大。
关靖为涿郡太守,公孙瓒亲自率领三万兵马坐镇,严纲的白马义从也驻扎在这里,对冀州形成了威压之势。
幽州之战一结束,整个北方的诸侯,都感觉到一座大山压在了头顶,随时都可能将他们压垮。
公孙瓒父子的实力似乎一夜之间,又翻了数倍。
青州有六万兵马,幽州有六万兵马,并州有五万兵马,还有一万骑兵。
关键是不光兵马多,粮草也很丰富,这也就预示着,公孙续随时都可以出动十万大军,甚至是更多。
北方青、幽、并、冀四州,公孙瓒父子已经彻底占领了两州半。
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并州也用不了多久,将会被全部占领。
太原集结了五万兵马,要干什么,大家都清楚。
北方的一些人才,终于做出了选择,此时还不投靠到公孙续麾下,更待何时啊?
虽然这些都不是什么大才,但公孙续此时缺的,就是这些县一级的官员,而且需要的数量多。
于是,这些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职位,县令、县尉、县丞等,还有一些做太守府的长史、从事等。
虽然一些大才还在观望,但对公孙续的认可,已经隐隐的超过了袁绍。
袁家的底蕴虽然强大,但袁绍在与公孙续的直接较量中,已经败下阵来。
并州之战,看起来袁绍得到了上郡和西河,可在有识之士的眼里,这些都是公孙续主动放弃的,而且很快还会被收回来。
平原。
平原相刘备已经越来越感到不安了。
尽管他励精图治,这几年平原发展的很好,人口也增多了,粮食也积攒了很多,兵力扩充到了三万。
但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以前感受到韩馥的压力,麴义驻扎在渤海,就是为了防他。
接着,感受到了青州的压力,管亥的兵马驻扎在济南,也是为了防他。
此时北方的压力更大了,在他看来,韩馥根本就挡不住公孙瓒父子,他该做什么选择呢?
如果投靠公孙瓒,自然会得到重用,毕竟他和公孙瓒是同窗,可是他不甘心啊!
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他是汉室宗亲,在大汉江山风雨飘摇之际,他不能无所作为。
“公佑,我们今后该作何打打算?”书房之中,刘备问孙乾。
“主公,在北方,公孙瓒父子实力太强,若是不想寄人篱下,唯有离开!”
“离开之后,前往何处?”
“荆州和益州,本是最好的去处,只是路途遥远,若是能够借道徐州,前往扬州倒也不错!”
“扬州?”
“扬州刺史陈温被逐之后,刘繇被陛下任命为扬州牧,可他无法到寿春,只好前往丹阳,此时正是缺兵少将,主公若能去,便是雪中送炭,刘繇必待主公为上宾!”
“公佑言之有理!”
“大哥……大哥……”这时,张飞来到了书房,“麴义派人给大哥送来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