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贾芸一直忙碌到第六天。
这五天,贾芸就是一直在印书,除了吃饭睡觉都不带停的。
也没出门。
这日挟着射雕前两册六万字出门时,整个人都有点头晕眼花,被太阳刺的眼都睁不开。
赚钱不容易啊!
他的目标,就是正阳门西大街的书局。
如果有书店要,那就真的是谢天谢地了!
……
“张记书局?便是这里了。”
这家书局,半新不旧,姓张的东主大约是三十多岁年龄。
客人也是不多不少,既不嘈杂拥挤,也不是门可罗雀。
各种条件,都基本符合贾芸的考量权衡。
年龄太小的掌柜,未必能当家作主大量购入书籍。
年老的,思维僵化,未必对新式的话本感兴趣。
三十来岁年龄,年富力强,又可拍板,正为合适。
生意太好的,未必有兴趣。
生意太差的,有兴趣也卖不动,贾芸要的是短时间内打开市场。
……
“您写的话本?”
“正在区区不才。”
这年头做买卖讲究的是礼数。
听闻贾芸来卖书,张记书记的东主张煊请他到内室落座。
奉茶,还上了一小碟点心。
虽知不该以貌取人,张煊还是有些惊奇。
眼前的这位,过于年轻了些。
但一问一答,贾芸坦然自若,眼眸中满是自信从容。
另外,气质也是清秀脱俗,举手投足间,一看就知道是大家族出身的子弟。
这样的家族子弟,见多识广,自小就有家塾学习,这样一算,能写出眼前的这话本也不足为奇。
况且……
这年头想写话本的人还真的不少。
毕竟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