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等我回来之后小酌几杯。”
看着几位好友,贾芸心中也是升起一股暖意。
伙计们可托心腹,但不能当朋友相处。
名士们可以请教学问,委以重任,也可以当朋友相处,但很难交心。
毕竟有一层雇佣关系在,怎么相处都要有所保留。
还要有待时间。
这会子真正的朋友就是眼前这几个。
“好,我们等你。”
“御前奏对,要谨慎小心。”
“对,小心为上,赶紧去吧。”
三个朋友应下喝酒邀约,又连声提醒贾芸务必谨慎小心。
不可因为写了篇绝世妙文就自恃太高。
天子面前,任何人均需弯腰。
贾芸最不喜的就是这一点,这叫他很没有安全感。
这个时代,天子的权威和权力都太大了些。
可能隆正帝自已都想不到,贾芸这小子最为忌惮的人,就是他……
“贾东主,厉害!”
“这是替我正阳西街再次扬威了啊!”
“一会我要放一万响的鞭炮,替贾东主贺!”
“贾先生,天时人口论实在太妙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贾先生,我是甘肃举人,能上门来向您请教吗?”
“举人算什么,现在满城最多的就是举人,我是国子监生,我们几个想来任编辑,朝夕向贾先生请教!”
“先生将来必成大儒!”
这一次贾芸是彻底成名了。
上一次的王朝周期论,别人还能往“狂生妄言”上带。
也确实有不少人不服。
毕竟也就是把史书中历朝历代兴亡治乱的史料整理了一下。
此外就是胆大罢了。
若是伪清的那些年,怕是敢如此妄言者只有被凌迟的份。
景和年间也不行,景和帝说是宽仁,但不喜欢被人指摘。
言论上反而管的紧。
此外就是报纸是新兴事物,朝廷压根没有管理的说法。
前明时更是揭帖满天飞,明末三大案中的“妖书案”就是由无名揭帖引发。
大周也没有禁令一说,所以很多人认为贾芸取了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