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方便,咋个不方便呢?前天刘老板来过后我就跟那两个房主说了这几天应该就会有人去看房,让他们家里留人的。”任老板一叠声地说。
“那我们现在就走?”宋樾问。
“可以。”任老板毫不犹豫地应道。然后招呼了一声他店里的那个女孩子看好店,就立即引着四人向宽巷街走去。
进入宽巷街,宋樾发现这里的房子与他和萧亚飞现在住的那条巷子里的房子比,更要显得参差不齐得多。
他们现在住的那条巷子里的房子,虽然最大的也就萧亚飞家那座两进的院子,但是整条巷子里的房子却都是砖瓦结构的。
而这条街上的房子却是如泾河与渭河一样,界限分明,贫富分明。
一眼望去,半边街的院子是雕砖斗檐,恢宏大气。另一边街的房子,除了几座二进院子是砖木结构外,竟多数都是那种土木结构,只有一进的院子。
而任老板要带宋樾他们看的房子,就包含了一座建得特别好的院子,一座二进的砖木结构院子,以及两座土木结构的院子。
其中那座建得特别好的院子共有四进,据房主说她家祖上是当年的一个皇族偏支。原本这房子她也是不舍得卖的。奈何历经战乱和动荡,她家到改革开放时已经就只剩她这一脉了。
现在她儿子和女儿又都在国外拿到了永久居住权,所以她也只有听从两个孩子的意见,将这个院子卖了,然后去国外生活。
而那座二进院子的房主则是跟那两座一进院子的房主为同一家人。
这家人之所以要卖这三座院子,则是因为他们家大儿子在深市办的厂正在扩建所以想把自己名下的那座二进院子给卖了,而老两口为了让小儿子能够在大儿子的厂里掺一脚,所以也跟着起了变卖那两座一进院子的主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正是因为这样,要买那座二进院子,就必须连带着那两座一进的院子一起买。
据任老板说,如果房主愿意单独卖那座二进院子的话,应该早就卖了。不过因为他们把话说得很死,所以这房子才拖到了现在。
看过房子,也了解了这些房子背后的一些事情,在初步与两家房主聊了一下房子出手能接受的最低价格后,刘叔和宋樾三人纷纷对房主道了一声“打扰”,又对任老板表示了要再考虑一下后,便一起回到了萧亚飞家。
“现在房子也看了,价格也了解得差不多了。你们说说你们是咋么想的吧?”在萧亚飞家用作待客的前堂坐定,刘叔将视线看向宋樾和萧亚飞。
“樾娃子,你说怎么办?”听见刘叔询问,本来就对房产投资并不是很懂的萧亚飞,也看向宋樾问道。
见几人都看向了自己,宋樾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才缓缓开口:“刘叔,您几乎天天都跟在萧书记的身边,不晓得你知不知道锦城城建在未来的一些规划?”
刘叔见问到自己头上,沉吟了一下后才摇了摇头说:“小宋,萧书记管的事虽然表面看着权力好像很大,但是其实是有很多限制的。他的职权只涉及监察部分。所以对于地方建设规划这块,他并不会参与。”
宋樾闻言,也没有继续就这个话题说下去。
因为他虽然最早听见侯煜的爸爸称呼萧亚飞的爸爸为书记,但是他搜寻遍了上一辈子的所有记忆,都并不记得锦城曾经有一位姓萧的书记。所以他一早就猜测萧亚飞爸爸应该不是省市的书记。
再加之他也并没有想要与当?政的人有利益上的牵涉,所以现在听到刘叔隐晦地提到监察这个词后,他也只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嗯,我问您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说。就我这一年多看到的报纸上报道的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措施和事例分析,我觉得我们现在位于的这一大片区域,在将来应该会是锦城的一个中心发展区域。鉴于这一片房子的历史意义和地理位置,我感觉这里在将来应该会被锦城打造成一个名片类经济体。”
“而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猜测,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所以我估计,我们国家的人也会像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人那样,去各地旅游会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而锦城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城市,旅游业也必然会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项目。”
“第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条巷子,以及外面的井巷街和刚刚的宽巷街,因为大多数建筑都是清民时期甚至更早的。所以无论是从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来说,都很具有代表性。”
“所以我才说我们这一片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被打造成锦城的一张旅游名片。”
“如果是那样,这些房子的商业价值就不只是几倍地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