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聚集地的大门外,两个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人正在小声的交谈着什么。
他们来自于小北湖聚集地。
两人从小北湖那边找了条木船沿着观桥大港划了快一天才划过来。
“罗叔,您看这里比咱聚集地强多了!”
“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咱们果没找错地方!”
被称为罗叔的中年人却是没有那么乐观,眼中带着一丝忧虑。
他摇了摇头,声音低沉地说道:“小李,不要高兴的太早,他们会不会帮我们还说不定。”
由于小北湖位置较为偏僻,土地又极其肥沃。
所以四周基本上是大片的种植区域,人口密度稀疏。
甚至以前很多下乡劳作的知识分子都被分配到那里。
而小北湖聚集地的前身就是小北湖农场,是一家国营农场。
末世一开始,农场的存活率就极高,有将近百分之四十!
再加上农场负责人张明强的积极领导下,幸存的员工很快就聚集起来。
面对农场内极为分散的丧尸。
张明强带头冲锋,幸存者们直接一哄而上。
拿着锄头、铲子之类的当天就将农场范围内的丧尸基本肃清。
然后以原来农场的围栏为基础。
迅速将其改造成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聚集地。
后面靠着农场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得聚集地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而且随着附近陆续有不少的村民投奔过来。
仅仅末世第三天。
他们的人数从三十多人一度膨胀到了一百五十多名幸存者。
但张明强却是发现这些新来的幸存者并不愿意从事劳作。
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靠着前农场的员工来准备。
这带着很多的农场员工都有了意见,甚至也不想再劳动。
为了聚集地的可持续发展,不至于成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
张明强无奈制定了相关的规矩来约束大家。
他鼓励多劳多得,只有每天劳作才会有肉吃。
其余不劳作的虽然也能吃饱,但只有青菜和米饭。
然而,这个规矩的实施却并不像张明强预期的那样顺利。
人性的险恶在这个农场体现的淋漓尽致。
没有人买他的面子,大家还是我行我素的当着蛀虫。
即使张明强不给他们准备食物,他们也能自已去逮鸡抓鸭。
吃得那叫一个满嘴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