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一时有些百感交集。
他有些庆幸,幸亏自己先前邀请林如海一家同行的举动,救了自己。
否则,以他这么多年受过大大小小的伤的经验。
那一剑,必将致命。
他目光微转,自然而然地投射到那道看似娇弱,实则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小姑娘身上。
她静静伫立,似是万事万物都不萦于心,有份超脱俗世的清冷。
真遇到事,却又坚韧得仿佛能扛起整个世界。
北静王就那么呆呆看着,思绪一瞬间飘了好远。
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他初次看到她的那一刻。
那时她才六七岁的模样,娇弱得仿佛一阵风都能把她刮跑。
听闻她失了母亲,荣国公府老夫人怜她孤苦,将她接到膝下抚养。
船到京那日,他曾带人专程去看。
但没有近前,只远远地看了一眼。
那时心中尽管还存有偏见,却也觉得小姑娘着实令人怜惜。
便派了人,时刻关注着……
哪里料到,曾经让他心生怜惜的小姑娘,如今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武力值爆棚,自己还得赖她数次相救呢?
一阵冷风吹过,北静王激灵灵打了个冷颤,仿佛被夜风吹醒了沉睡的记忆。
他突然回过神来,抬手向林如海的方向一指。
傅佐从北静王启蒙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关照他。
因此,对北静王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他都能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知道这是要他请林如海过来。
然而,不待傅佐传话,将这边马车上人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的黛玉,早已先一步告知了父亲这个消息。
林如海闻言,立刻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来到北静王马车前,恭敬地抱拳施礼,“下官见过王爷,不知王爷招下官过来,所为何事?”
北静王斜倚在马车里,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能穿透夜色,直达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王有要事在身,欲连夜进宫面圣,不知大人是与本王一起前往呢,还是暂且在城中安歇,待明日奏明圣上,再作计较?
林如海闻言,略作沉吟。
他心中盘算着,自己此次进京,不仅携带着关于盐业的重要奏报,还有路途上发现的福寿膏这一事件。
此两件事都关乎国计民生,兹事体大。
也须尽早禀明圣上知晓,以便早做处置。
若等到明日按正常流程见驾,还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得圣上召见?
为免夜长梦多,多生波折,还是借着北静王皇室宗亲身份的便利,尽早见驾的好。
更何况,圣上素来勤勉,此时进宫,想来他还在批阅奏折吧?
念及此,林如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果断地道:“下官与王爷一道遇袭,同舟共济,也一同回的京,下官还是陪王爷一道进宫面圣吧!”
于是,几人迅速商定了计划:进皇城后,北静王带着傅佐和林如海进宫面圣,其余夜间进城的人,都在宫门口等候消息。
事情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