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坐到了早已准备好的诊案一侧。
先是让那男子平心静气,伸出右手,轻轻搭于脉枕之上,自己则敛神闭目,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男子的寸、关、尺三部脉象之处,仿若能透过指尖与那脉象言语一般。
感受那脉象浮沉,若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此乃沉脉,或暗示病在里,而肩胛之疾,若为寒湿等邪入里,往往可见这般脉象;若脉象浮而有力,又可能是外感风邪等留滞肩胛周围经络所致。
继而感受脉象迟数,迟脉一息不足四至,若为迟脉,兴许是体内气血运行迟缓,使得肩胛处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数脉一息五六至,若是数脉,便可能是有内火蕴结,扰了那肩胛周遭气血的平和。
再细细体会脉象有力无力,有力者多为实证,或气滞,或血瘀,或痰湿痹阻肩胛经络;无力者常为虚证,许是气血亏虚,难以濡养肩胛,致使疼痛不适。
良久,董慎才缓缓睁开双眼,心中已对这肩胛之疾有了几分思量。
起身,向主位拱手行礼,立于诊案两步距离。
应以安伸手从中又抽出一支竹签,给了福才。
福才躬身接过,来到堂内站定,清了清嗓子,高声道:“方无误,开方剂。”
方无误上前一步,朝着主位恭敬行了一礼,便坐到了诊案一侧。
董慎将所诊脉象道出,方无误思忖片刻后,便下堂取来纸笔。
落笔写下‘羌活’一钱二分,此药辛苦温,入膀胱、肾经,犹如春日暖阳,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驱散肩胛寒湿,令经络复通;继而添‘防风’八分,其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助羌活祛风;接着写‘姜黄’八分,辛苦温,归脾、肝经,若肩胛经络瘀血阻滞,便如利斧破木,化开瘀血,使气血畅行以缓疼痛;再书‘桑枝’一钱二分,味苦性平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渐消肩胛僵硬疼痛;又加‘黄芪’二钱,甘微温入肺、脾经,补气佳,肩胛之疾易伤正气,黄芪补足气血,如甘霖润地,助病处恢复生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又斟酌着添了几味辅药,精心配伍。
起身,向主位拱手行礼,立于董慎身旁。
应以安将最后一支竹签,给了福才。
福才躬身接过,来到堂内站定,清了清嗓子,高声道:“秦问,施针。”
秦问上前一步,朝着主位恭敬行了一礼,便站到了病者一侧。
下堂取了一套银针,让那男子解开衣衫,露出肩胛部位。
先是找准了‘肩髃穴’,此穴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乃是治疗肩部诸疾的要穴,手法娴熟又轻巧地将银针刺入穴位,捻转之间,似在与穴位中的气血交流,引导着它们冲破阻滞,重新恢复有序的流动。
接着是‘肩髎穴’,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针入此穴,可进一步疏通肩部的少阳经气,如同疏通河道一般,让那原本瘀滞的气血沿着经络这条河道畅快流淌,减轻肩胛处的肿痛与不适。
而后找到了‘秉风穴’,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一针落下,仿佛唤醒此处蛰伏的气血之力,滋养那受损的肩胛肌肉与经络。
随着一根根银针精准刺入穴位,那男子原本紧皱的眉头竟渐渐舒展开来,只觉肩胛处似有一股温热之感蔓延,疼痛也消减了几分。
向主位拱手行礼,立于方无误身旁。
喜欢陛下莫怕,将军来也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陛下莫怕,将军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