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等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到的时候,殿内气氛凝滞,寂静的落针可闻。
眼下已是深夜,圣上现在召集他们二人,所谓何事?
两人面带疑惑,悄无声息的互相打量,妄图从对方身上得到一两点信息。
结果自然是什么也没有,唯一知道内情的房玄龄眼下还在思量人选,根本接收不到两人的眼神。
“北方大旱,饿死者甚多,突厥军队有异动,已经袭扰北境村庄,你们看,该如何?”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一听见“北方”二字心里一颤,北方竟真的有旱情?甚至突厥人也有动作?
这可真是个大麻烦,二人意识到陛下先前所说并不是儿戏,面色阴沉下来。
“当务之急是调兵布防,调粮赈灾!”
长孙无忌立刻做出和房玄龄相同的反应,躬身建议道。
但这究竟要派谁去北境抵御突厥他却没说。
李世民眉头紧皱,方才他思量良久,也未曾想到合适人选。
他能信任的良将要么还在南边平乱,要么不熟悉突厥,若是强行派去,恐怕要吃没准备的暗亏。
“布防之人你们心中可有人选?”
杜如晦嘴里发苦,“禀陛下,尉迟恭和侯君集还在领兵陷于南方,张公谨、刘师立是攻城的良将,但他们并无应对突厥的经验啊!”
“其他人呢?”
杜如晦脑门冒汗,腰是一弯再弯,“多是前太子党羽,如何……”
如何敢用?
大唐泱泱大国,竟被逼到如此地步!竟无良将能抵御外敌!
李世民顿觉苍凉,“那当如何,突厥已经袭扰,这只是试探,若不能予以有力还击,就是告诉他们,我大唐此时不敌!”
要将将没有,要兵兵没有,该如何是好?
三人皆垂下头来,不敢面对李世民。
难道真的无将领可用?李世民在心中焦急,却也只能先顾眼前了!
“现在就下旨,调江南粮草入北境,走河运,要快!”
“长孙无忌,你立刻带着朕的旨意快马去南边传令尉迟恭,让他即刻整装前往北境边线!一定要力保北境安全!”
长孙无忌道:“臣遵旨!”
“至于你俩,回去好好想想应对之策,莫要等北境流民进京,突厥濒临渭水,一切可就都晚了!”
李世民最后瞥了一眼静若寒蝉的三人,一挥衣袖,黯然离去。
这一夜李世民辗转难眠,直至天亮,他既思虑着北境旱灾和突厥入侵,又惦记着还在魏府的精钢匕首。
要不,再去魏征那儿一趟?
一看为精钢炼制之事,二来也问问魏征,看他对眼下困局可有什么良方。
没来由的,李世民觉得自己该去一趟魏征府上,再去见见那个聪慧敏锐的年轻人。
说起来,那小子还是自己的亲外甥,临海的这个儿子,生的倒是不错!
李世民越想越坐不住,起身就唤人更衣。
另一边的长安街道,虽是清晨,却热闹非凡。
皆因今儿有热闹能瞧,还是勋贵人家的热闹!
只见一华服少年正手持锣鼓,边敲边喊,“魏叔璘特向裴承先致歉,对不起!”
少年走街串巷,已然走过了大半个长安城。
也不知几时就起来的,被锣鼓声和叫喊声吵醒的长安百姓不止一二。
“魏书璘是谁?裴承先又是谁?他俩咋了?为啥要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