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
属性:朱形寒暮热。咳嗽震动。头中脘中胁骨皆痛。先经嗽红。体气先虚。此时序冷热不匀。夹带寒邪致病。脉得寸口独大。当清解上焦。大忌温散之剂。(寒邪)桑叶苏梗杏仁象贝玉竹大沙参某风温上受。吐血。(风温)桑叶薄荷杏仁连翘石膏生甘草徐阴虚风温气逆嗽血。
生扁豆玉竹白沙参茯苓桑叶郁金顾(四十)寸口脉。搏指而劲。痰血能食。初因风温咳嗽。震动络血。以清心营肺卫之热。
小生地黑山栀地骨皮天花粉丹参连翘竹叶心汪右脉大。咽喉痒呛。头中微胀。此冬温内侵。阳气不伏。络热血得外溢。当调其复邪。(冬温)桑叶山栀皮连翘白沙参象贝牛蒡子某脉小而劲。少年体丰。真气易泄。经月咳呛。自非外感。因冬温失藏。咳频震络。痰带血出。
当薄味以和上焦。气热得清。病患可却。
桑叶山栀杏仁郁金象贝花粉糯米汤代水王(三五)脉右大。温邪震络。咳痰带血。(温热)桑皮杏仁山栀皮花粉大沙参石膏高温邪上郁清空。目赤头胀。咳呛见血。此属客病。不必为内损法。
连翘黑山栀草决明桑叶薄荷梗荷叶边苦丁茶花粉药用急火煎。
唐(二七)血后。喉燥痒欲呛。脉左搏坚。
玉竹南花粉大沙参川斛桑叶糯米饮煎。
高(二一)脉小涩。欲凉饮。热阻。气升血冒。仍议治上。
嫩竹叶飞滑石山栀皮郁金汁杏仁汁新荷叶汁某春温嗽痰。固属时邪。然气质有浓薄。不可概以辛散。且正在知识发动之年。阴分自不足。
以至咳呛失血。当以甘寒润降。以肃肺金。
鲜枇杷叶甜杏仁南沙参川贝甜水梨甘蔗浆郭热伤元气。血后咳逆。舌赤。脉寸大。(热)鲜生地麦冬玉竹地骨皮川斛竹叶心又心眩。不饥。热灼气升。
鲜生地玄参丹参郁金汁银花竹叶心绿豆皮某脉涩。咳嗽痰血。不时寒热。此邪阻肺卫所致。(寒热郁伤肺)苇茎汤加杏仁通草。
孙(二六)用力。气逆血乱。咳出腥痰浊血。用千金苇茎汤。
某邪郁热壅。咳吐脓血。音哑。麻杏甘膏汤加桔梗苡仁桃仁紫菀。
倪(二七)肛疡溃脓虽愈。阴气已经走泄。当阳气弛张发泄。今加嗽血痰多。胃纳减于平昔。脉数促。
喘逆脘闷。姑清肃上焦气分。(上焦气分蓄热)苏子杏仁香豉黑栀皮郁金蒌皮降香桔梗汪(七十)天明至午。嗽甚痰血。春暖阳浮。是肾虚不藏。闻咳音重浊不爽。先议轻清。治气分之热。
桑叶南花粉黑栀皮桔梗甘草橘红某脉搏数。舌心灰。咳痰有血。频呕络伤。致血随热气上出。仍理气分。
桑叶花粉苡仁川贝黄芩茯苓方夏热泄气。胃弱冲逆。失血。(暑热)扁豆茯苓参三七茜草施脉小数。舌绛。喉中痒。咳呛血。因暑热旬日。热入营络。震动而溢。凡肺病为手太阴经。逆传必及膻中。仍以手厥阴治。
竹叶心生地银花连翘心玄参赤豆皮高脉数。汗出身热。吐血五日。胸脘不舒。舌色白。此阴虚本质。暑热内侵营络。渐有时疟之状。
小溲茎中微痛。宣通腑经为宜。
鲜生地连翘郁金汁滑石竹叶甘草梢又气阻不饥。
黑栀皮香豉蒌皮郁金杏仁橘红王(氏)入夏呛血。乃气泄阳升。幸喜经水仍来。大体犹可无妨。近日头胀。脘中闷。上午烦倦。是秋暑上受。防发寒热。
竹叶飞滑石杏仁连翘黄芩荷叶汁江积瘀在络。动络血逆。今年六月初。时令暴热。热气吸入。首先犯肺。气热血涌。强降其血。血药皆属呆滞。而清空热气。仍蒙闭于头髓空灵之所。诸窍痹塞。鼻窒肉。出纳之气。都从口出。显然肺气郁蒸。致脑髓热蒸。脂液自下。古称烁物消物莫如火。但清寒直泄中下。清空之病仍然。议以气分轻扬。无取外散。专事内通。医工遇此法则。每每忽而失察。(暑热郁肺阻窍)连翘牛蒡子通草桑叶鲜荷叶汁青菊花叶临服。入生石膏末。煎一沸。
某(二三)以毒药熏疮。火气逼射肺金。遂令咳呛痰血。咽干胸闷。诊脉尺浮下焦阴气不藏。最虑病延及下。即有虚损之患。姑以轻药。暂清上焦。以解火气。(火气逼肺)杏仁(三钱)绿豆皮(三钱)冬瓜子(三钱)苡仁(三钱)川贝(一钱半)兜铃(七分)赵(三三)咳逆自左而上。血亦随之。先以少阳胆络治。(木火升逆扰动阳络)生地丹皮泽兰茯苓降香末荷叶汁张(三六)耳目昏蒙。甚于午前。此属少阳郁勃之升。呕恶痰血。多是络热。治以开泄。莫投滋腻。
桑叶丹皮黑栀连翘菊叶蒌皮川贝橘红董(十七)色苍能食。脘有积气。两年秋冬。曾有呛血。此非虚损。由乎体禀木火。嗔怒拂逆。肝胆相火扰动阳络故也。
金斛山栀郁金丹参川贝苏子钩藤茯苓又接用清气热。安血络方。
生地麦冬玄参知母花粉百部桔梗川贝蜜丸严(四二)脉数涩小结。痰血经年屡发。仍能纳食应酬。此非精血损怯。由乎五志过动。相火内寄肝胆。操持郁勃。皆令动灼。致络血上渗混痰火。必静养数月方安。否则木火劫烁。胃伤减食。病由是日加矣。
丹皮薄荷梗菊花叶黑栀淡黄芩生白芍郁金川贝颜入夏阳升。疾走惊惶。更令诸气益升。饮酒多食樱桃。皆辛热甘辣。络中血沸上出。议消酒毒和阳。
生地阿胶麦冬嘉定花粉川斛小黑豆皮沈脉左坚上透。是肝肾病。血色紫。乃既离络中之色。非久瘀也。劳役暑蒸。内阴不生有诸仿琼玉意。仍是阴柔之通剂。(阴虚)鲜生地人参茯苓琥珀末张血止。脉左大。
天冬生地人参茯神炙草生白芍女贞旱莲顾(二八)脉左坚。阴伤失血。致咳。复脉去参桂姜加白芍。
凡咳血之脉。右坚者。治在气分。系震动胃络所致。宜薄味调养胃阴。如生扁豆茯神北沙参苡仁等类。左坚者乃肝肾阴伤所致。宜地黄阿胶枸杞五味等类。脉弦胁痛者。宜苏子桃仁降香郁金等类。成盆盈碗者。葛可久花蕊石散。仲景大黄黄连泻心汤一症而条分缕晰。从此再加分别。则临症有据矣。
赵(四一)虚不肯复谓之损。纳食不充肌肤。卧眠不能着左。遇节令痰必带血。脉左细。右劲数。是从肝肾精血之伤。延及气分。倘能节劳安逸。仅堪带病永年。损症五六年。无攻病之理。脏属阴。议平补足三阴法。
人参山药熟地天冬五味女贞张(四十)失血五六年。脉虚气喘。不运不饥。治在中下二焦。望其安谷精生。勿许攻病为上。
人参炙草白芍茯神炒熟地五味某(二七)劳力血复来。冲气咳逆。当用摄纳为要。
熟地(四钱)参三七(一钱)大淡菜(一两)牛膝炭(一钱半)川斛(三钱)茯神(三钱)某(四一)脉弦。胁痛已缓。血仍来。
大淡菜(一两)参三七(一钱)牛膝炭(一钱半)茯苓(二钱)川斛(三钱)小黑豆皮(三钱)某(四七)失血后。咳嗽。咽痛音哑少阴已亏耗。药不易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