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依旧阴云密布,石河子村的土路满是泥泞,公社社长杜春明带着彭世文和新来的公安特派员周宇,一路步行而来。
从桃源公社到石河子村,十多里的路程走下来,三人的腿脚早已沾满了泥浆,他们先到大村子打听,随后才找到了位于半坡上的宋阳家。
来到屋前,四条猎狗狂吠着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三人不敢贸然靠近。
正睡懒觉的宋阳被狗叫声惊醒,他起身凑到楼上小木门的缝隙处向外张望,看到了站在门前路口的三人,以及迎上去的父亲宋建国和母亲王静雅。
宋阳赶忙起床下楼,此时彭世文三人已被迎进屋内。
杜春明看到宋阳,笑着说道:“哟,你小子才起床呀?”
宋阳笑了笑:“这阴雨天的,也干不了啥,就多睡了会儿。”
随后,他看向彭世文,笑着打招呼:“彭教授,您好!这位是……”
看到一同前来的公安,宋阳心里难免有些紧张,毕竟出了人命的事,即便这位公安特派员周宇年纪和他相差不大,他也没有多少安全感。
“这位是我们这儿新来的公安特派员周宇,是来向你了解一些情况的。”杜春明介绍道。
在后世,每个县或区都有公安局,市区的街道和农村的乡镇也都设有派出所。但在八十年代,情况并非如此。广大农村地区没有派出所,只有一两位公安特派员。
如今才八零年,派出所尚未普及。桃源镇仅有两名公安特派员,负责整个乡镇及几十个村庄,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治安工作。
仅靠一位公安特派员,根本无法管理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因此,各村的基干民兵也参与到治安维护中,协助维持周边地区的秩序。
遇到一般案件,公安特派员可以进行调解处理;若发生刑事案件,公安特派员可要求基干民兵协助办案、抓捕。
随着盗窃、打架斗殴等事件增多,公安特派员制度逐渐被废除,派出所开始逐步建立,在宋阳的记忆中,桃源镇还要过几年才会真正建立起派出所。
此前桃源镇只有一名公安特派员,那么大片山区根本管不过来,如今新来一位,在宋阳看来,作用似乎也不是特别大,更像是来给之前的特派员作伴的。
实际上,山村里的事情,一般都是自行商议解决;而发生在深山老林里的事,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阳招呼三人在火塘边坐下,既然杜春明说是来了解情况的,他便直接问道:“同志,您找我是想了解些什么呢?”
“也不是什么大事,作为当事人,想听你说说在山里发生的事情经过。”周宇面色严肃地说。
这对宋阳来说,不过是把之前跟彭世文教授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
周宇问得很详细,宋阳也如实详细地回答。
周宇做完登记后,彭世文在一旁作证:“事情经过我们是亲眼所见,在山上时,也听到了山道上传来的爆炸声。确实是那两人先行凶,他们是盗猎和倒卖大熊猫的不法分子。”
周宇点点头:“我也去那两个小店走访过,店主都讲述了事情经过,与你们说的相符,我这只是例行盘问一下。”
听到这话,宋阳彻底放下心来。
却听周宇接着说:“把你买的猎枪拿给我看一下。”
宋阳点点头,上楼把新买的双管猎枪拿了下来,还顺手带上了在汉中文体店买枪时的单据。
蜀地枪支管控严格,一般自制的火枪没人管,但双管猎枪的持有必须报备登记。
宋阳虽然嫌麻烦,没打算专门去登记,但他留了个心眼,要了该有的单据,至少能证明猎枪的购买渠道没问题。
周宇接过双管猎枪查看,又看了看宋阳递来的单据,将猎枪还给他时,拿出一个小本子,填写好各种信息后递给宋阳:“以后要管好你的枪,这可是凶器,不能乱用。”
宋阳接过一看,有些惊喜,竟然是个持枪证。
这意味着他能合法持有这把双管猎枪,同时也被纳入了监管人员的行列。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件好事。
“那两个人是什么来头?”宋阳随口问道。
周宇说道:“死掉的那个是利桥那边的猎户,另一个是从北方来的无业游民,他到这边后,得知大熊猫皮毛值钱,就与人勾结,专门往缅甸那边倒卖熊猫皮。”
彭世文补充道:“蜀地虽不与缅甸接壤,但距离很近,早些年,不少外国人通过缅甸进入蜀地盗猎大熊猫,这些年虽有所减少,但仍有渠道往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人盯上了这里,不少人为了暴利,大肆捕杀熊猫。”
周宇又说:“还有很多枪支也是从缅甸那边流入的,屡禁不止!”
“那活着的这个人会怎么处理?”宋阳试探着问。
“林业局和公安局对此事很重视,决定让他游街示众,进行宣传教育,他涉案的大熊猫数量不少,不出意外的话,性命难保。”周宇简单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