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些多元深刻的书居然都被这样浅薄地概括]
[但是某种意义上概括的挺精准的,噱头也能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嘛,其实本意是好的]
[名著从来不端着名著的架子,那是后世的好事者赋予他们的标签。]
[如果一本书没被他们读过,无论多么深刻多元也没用。浅薄概括总好过闻所未闻。]
[飘的核心真的不是爱人错过,而是大女主文学!!!]
[飘是核心是斯嘉丽爱自已]
[飘不是爱人错过,爱情只是斯嘉丽人生的一部分,那不是全部。更多的是女性成长的故事,跟梅兰妮相互扶持的描写很打动人心]
[看不了外国文学,记不住名字]
[呼啸山庄的风格真的……独一无二的震撼,代入感超级强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凌冽的风刮过泪痕的刺痛]
。。。。。。
今天这个视频,最感兴趣、收获最大的就是各朝代的文人学子了。
对于他们而言,文学是文化的核心,外国作品的出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文化之窗。
“观这些外国作品的介绍,文风独特、思想新奇,与我等平日研习的经典大不相同。这其中定有值得借鉴之处,可为我朝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若能深入研读,与本国文学相互交融,说不定能开创出全新的文学流派。”
“这些外国作品虽与我们的文化根源不同,但可以从中汲取灵感,能让我们的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元,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广阔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
看完这个视频,天幕就直接黑了下去。
之后天幕的画面再次出现时,已经是杨幼云假期第三天的中午。
各朝的人们都看到了杨幼云处在一种活人微死的状态。
实在是杨幼云一大早上坐大巴车到现在,有点晕车。
路很平坦,也没有忽然的急刹,就是时间太长了。
好在,目的地已经近在咫尺。
等下了车,老祖宗们恍惚想起天幕刚出现时的场景。
那时,柚子姑娘刚下高铁,出站口人潮涌动,密密麻麻的人群摩肩接踵,想要前行一步都困难重重。
每个人都在匆忙地赶路,嘈杂的声音充斥在耳边。
那种热闹又拥挤的画面,此刻与杨幼云眼前的场景竟有几分相似。
。。。。。。
终于,在一番艰难的寻找后,杨幼云的眼中闪过一丝解脱,她看到了来接自已的弟弟妹妹。
弟弟看到杨幼云的那一刻,就毫不犹豫地快步走上前,很自觉地就伸手拉上了杨幼云的行李箱。
这个小小的举动,看似平常,却被那些生活在程朱理学兴起之后的“招娣”“来娣”们看在眼里,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
在她们所处的时代,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
她们在家庭中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极少能享受到这样的关怀与照顾。
尤其是在她们的弟弟的反衬下。
而接下来柚子姑娘回家路途中,弟弟的表现更是让她们心绪难平。
甚至生出了逃离“家”的念头。
在她们的家里,她们总是被要求承担各种家务,为家人付出一切,却很少能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但也是因为那微小的亲情,她们有时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