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妙龄则关注学子们的品德修养:“做人要正直善良,要有社会责任感,这些品质比学识更为重要。”
在林羽和苏妙龄的悉心教导下,学子们进步迅速,他们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人才选拔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林羽和苏妙龄深知,要保持书院的活力和竞争力,必须不断地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
“妙龄,我们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让更多的优秀学子能够进入书院。”林羽说道。
苏妙龄点头:“夫君,或许我们可以扩大选拔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书院内部,还可以从周边的地区选拔人才。”
于是,他们决定派出教师到周边地区进行宣传和考察,寻找有潜力的学子。
在一次考察中,一位乡村的学子引起了教师的注意。虽然他出身贫寒,但却勤奋好学,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这孩子虽然条件艰苦,但却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毅力。”教师向林羽和苏妙龄汇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羽和苏妙龄决定特招这位学子进入书院,并给予他一定的资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院的人才越来越多,学术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但与此同时,其他书院也开始效仿他们的人才选拔方式,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夫君,如今其他书院也在积极选拔人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苏妙龄说道。
林羽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要不断创新,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林羽和苏妙龄邀请了更多的知名学者来书院讲学,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这次邀请的学者都是学界的权威,希望学子们能好好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苏妙龄说道。
在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一位学子的独特见解得到了学者的高度评价,这让书院的名声再次大振。
周边地区的学子们纷纷慕名而来,希望能够进入书院学习。
“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林羽欣慰地说道。
然而,随着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最近学子们的住宿和饮食条件有所下降,需要改进。”苏妙龄向林羽反映。
林羽皱起眉头:“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要尽快解决,不能让学子们在生活上有后顾之忧。”
他们开始着手改善书院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为学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林羽和苏妙龄的努力下,书院的人才选拔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为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解决了书院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的问题后,林羽和苏妙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上。
他们发现,虽然选拔进来的学子都颇具潜力,但在学习方法和目标规划上,还需要更多的引导。于是,林羽和苏妙龄决定定期举办学习交流大会。
在交流大会上,学子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
“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无法兼顾所有的学科。”一位学子苦恼地说道。
林羽微笑着给出建议:“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分清主次,重点突破。”
苏妙龄也补充道:“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子们在学习上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进步愈发明显。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朝廷决定举办一场全国性的学术竞赛,要求各书院选派优秀学子参加。
“这是一个展示我们书院实力的好机会,但同时也是巨大的压力。”林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