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承担着一个家庭的开支,要养活一个正在上学、花费很大的孩子。如果她再去赡养老人,而她的丈夫也下岗了,或是收入微薄,或是夫妻感情不好,那她面对的就是几重压力。
妇女通常是与比其年长的男人结婚,她们有可能突然间丧失了陪伴她一生的伴侣,可能要孀居,要自己独立生活。
她们或者正在经历一次离异,如许多夫妇在此刻所发现的,过去是由于子女们使他们的生活维持在一起。
或者她发现自己很孤独,因为和她一起生活的那个男人正经历一种个人的危机,说他需要他的自由。
她可能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亲密的朋友离她而去,或者病倒或死去了。
有的妇女发现,所有这些选择都是势不可挡的。舒适的生活模式突然间破碎了。这很容易产生一种变化莫测之感,有些妇女因而变得压抑消沉。
但是这一切都要因人而异。要知道一个人生命的活力不在于年龄,也不在于性别,而在于她是否拥有激情,激情是生命的原动力。这里所说的激情,并不是指那种动不动就“热泪盈眶”的状态,而是强调一种生命的活力,一种不气馁向前走的生命力。
对于一个有激情的女性来说,这正是重新评价自己作用的时候。你依然是一个没有人需要你照顾和培养的人吗?那么,你可以在工作单位教导年轻人,指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道路。你是否感觉好像你还未曾达到创造潜力的极点?那么,你可以回到学校学习,或去旅行,放弃一项枯燥的工作,或开始一项自己喜欢的事业。
--接受新的挑战
1998年,化工部面临撤消,同事们都在因等待分流而人心惶惶。此时,已经47岁的温洪却忙得不可开交。她那时作为化工文联的秘书长而奔走在全国各地,去组建《文化周刊》的记者站。分不分流对她不但成了一件无所谓的事,而且恰恰是她的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这份新的工作,温洪非常尽心,她亲自编辑校对,学版式设计还下去调查读者与广告市场。为了怕出问题,她甚至把每份校样要看上六遍。就这样,她把《文化周刊》办得有声有色。
未分流之前,温洪的工作就是起草文件,搞政策上的研究报告,是一个上下都极为重视的位置。每逢去企业作调查,总是被前呼后拥的。而如今离开部里后,身份整个变了,从人家求你变成了你求人家;工作性质也由下达命令变成了服务性的。这种角色置换的落差,让一向万事不求人的温洪,起初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为了在自己这个年纪里再最后干一番事业,温洪倒也没什么适应不了的事。只要敢想敢干,就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温洪对此有着深深的体会。
温洪觉得这段时间是她生活中最充实的日子。她不在意是否仍然当官员,而在意确实干了些事。机关再怎么变也跟她没关系。从温洪身上我们发现,无论怎样,只要你不安于现状,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坚强的中年女人就一定能生活下去,也许还会比以前活得更好。
--重新塑造自己
下面是一个叫劳拉的女人的故事。
中年时期她是一名教师,一名生气勃勃、很有兴趣的人。在她开始步入绝经期时,二十年婚姻破裂了,最小的孩子离家上大学去了。她突然惊慌失措,担心时光白白地流失,于是拼命地想要改变现状。
劳拉找到了当地一个舞蹈俱乐部,该俱乐部一星期聚会两次,她开始跳队列舞。她果真跳得很好,加上体格锻炼使她感觉好多了,她的社会生活扩大了。
她不再喝咖啡,不再感到发热,一星期只喝一杯酒。她设法多摄取维生素。她开始攻读草本植物与体内平衡疗法的书籍。她的心情轻松了,忧虑逐渐减少了。她夜里睡得香甜,大大地恢复了原有的自信心。
在学校结业后,她只身到希腊和土耳其旅游了一趟,这是她多年想要去的两个国家。她热爱生活,而且期待着再过上五十年的美好生活。
温馨提示:
你可以把40岁当作人生的开始。
中年女性要学会自救
人到中年,青春不在,人生开始走下坡路了。可是,很多女性有从山坡上摔下来的感觉。无助和无奈现实交织在一起,往往给中年女性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很多家庭妇女人到中年,心理危机四伏。中年妇女最害怕失业、生病以及被丈夫抛弃。
--感情自救
面对丈夫的成功,很多中年女人却自豪不起来,她们害怕失去丈夫,中年男人成熟、深沉、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对年轻女性是极具吸引力的。所以,总希望把自己的丈夫拴在腰带上。可是,越是如此,越是抓不住自己的丈夫。薇薇夫人说:“中年妇女的心情也非常复杂,青春的消失是沉重的打击,不再被子女需要也是一种打击,打不进飞黄腾达的丈夫生活圈子,更是一大打击,担心青春年华的女性抢走丈夫的感情,又是打击。生活没有重心,生理上的变化,都是打击,这种打击简直能让人发疯。”
漫长的婚姻旅途,婚前夫妻的一般差距不大。但是,随着个人的发展,丈夫和妻子个人能力、情趣以及其个人魅力等方面的尖刀差也就越来越大。一般来说,女性在30~40岁左右是人生的魅力年龄,而男人的魅力时间要比女人魅力年龄持久一些。有的中年夫妇在一块,有的看起来跟大姐姐和小弟弟一样,更为难以让人接受的是夫妻看起来跟母子一样。
随着丈夫社会地位的渐渐提高,中年妇女的耳边总有人提醒:“要看管好自己的丈夫。”越是如此,中年妇女越是感到危机。如今社会,婚姻的竞争也成了社会问题,感情这个东西也成了最最靠不住的东西。作为中年妇女,强求丈夫一生只爱自己一个,不仅不实际,而且也不可能。作为中年,只有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作为妻子光靠一双警惕的眼睛维系家庭是不行的,作为女人应该与时共进,不断地完善自己。可是,有些中年妇女,自恃家庭功臣,逼近平时不注意打扮,而且在语言、行为等方面修养粗鲁得让人受不了。
中年女人内心要有所准备,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心理也要调整自己。作为丈夫,人到中年,不要过分干预丈夫的社交和事业。在情感方面,越是怕被丈夫抛弃,越容易产生纠缠丈夫情绪。如此下去,越是纠缠,夫妻感情越是疏远。所以中年女人,与其拖住男人不放,不如尊重丈夫感情,用柔情、用体贴、用情理打动丈夫的心。同时,不断增加个人魅力,增加生活情趣。对于女人的阶段,一网友这样讲:18岁时,男朋友要骗着她睡;28岁时,丈夫不用哄不用骗她主动去睡;38岁时,她哄骗着丈夫去睡;48岁时,无论她怎么哄怎么骗,丈夫都不想和她睡。
--事业自救
下岗意味着失去工作、失去收入,自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无所事事的闲人。这场命运的转折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苦闷,而是确确实实生存的危机。
人到中年的女性历经几十年的磨难之后,基本上已经定型,她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达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了。她们年龄老化,心理负担很重,很难再有所创新和重新学艺。即使她们被迫去面对竞争、淘汰,而不得不再学习新的技能时,用人单位却有很大的偏见。劳动力市场大大饱和,有那么多年轻的、有学历有专长的人在等着求职。在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弱者淘汰。那种高就业、低工资低效益低素质的大锅饭、铁饭碗,再也一去不复返了。
在二三十年前,一旦你幸运地有了“指标”,被哪家工厂招收,那你从此终身就有了保障。一辈子吃喝不愁,生老病死,上至老人下至儿女后代,一旦遇到问题,会由企业来承担。收入不多,但心里有依靠。
尽管今天再穷的人家里也有冰箱彩电,穿的也像模像样,比那时的生活水平要高出许多倍,但人们仍然不甘心不满足。因为在横向比较中,差距太大了。
中年女性承担着一个家庭的开支,要养活一个正在上学、花费很大的孩子。如果她再去赡养老人,而她的丈夫也下岗了,或是收入微薄,或是夫妻感情不好,那她面对的就是几重压力。
流泪、绝望、苦闷、徘徊都没有什么用。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21世纪没有人白送给你饭碗。这就好比那些身无一技之长的中国人到国外去混一样:在餐馆洗盘子,累死累活,语言不通,像哑巴一样,挣扎着、煎熬着。几次快不行了,几次又挺下来,居然也活过来了。就这样,有不少下岗女工渡过难关,走向了成功之路。其中有一些成了全国再就业的典范。王兆兰就是其中的一个。
她是1992年下岗的。最初她把自己关在家里,觉得没脸见人,怕别人认为她表现不好或是没本事才下岗的。一直等到朋友又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她才出来。
工作是到五星级的贵宾楼当保洁员。保洁的主要内容就是清理卫生间,那里面各种混杂的气味非常难闻,长时间呆着,把人熏得头昏脑涨,连饭都吃不下。一个月之后,与她同去的几个伙伴受不了这罪,都走了。只有她坚持下来。她想起自己插队时,也挑过大粪、挖过猪圈,人没有受不了的罪。当保洁员得站着,一站就是一天,只有吃饭时才能坐下歇会儿。虽然,她过去当过挡车工,有站功,但到了晚上,仍然累得有些受不住。
由于她工作认真,饭店把她调到了商品部。这时,她开始意识到没有本事就找不到工作,就可能吃不上饭,为了自己的后半辈子必须重新学习。她开始学外语、学商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