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抿了口刚端上的热茶,接着说道:
“大明科学院规制,朕会让内阁磋商编制品级,王爱卿就去兼任个副院吧!”
“臣领旨谢恩!”
“朕看汤爱卿、焦爱卿也来科学院任博士,焦爱卿依旧兼管军器局,汤爱卿辅之!”
“臣遵旨!”
焦勖有些激动,不知博士究竟多少品级。
但听圣上所言,科学院势必前途大好。
其他同僚投来羡慕神色,有的则显得有丝妒忌。
崇祯没去理会,接下来要说正事了,也是今日前来的目的。
“三位爱卿”
“臣在!”
“朕欲过段时日整合兵部、工部、内廷火器衙门。
现工部火铳暂停生产,专攻除火铳外的其他火器,你等利用现有资源,尽快予以实施!”
“臣等遵旨!”
“朕明日从内帑拨银30万两,助力诸卿!”
“谢陛下!”
王徵开心得合不拢嘴。
前日下午刚到工部,便叫来下属详细询问相关事务,这两日都熬到半夜,查看了很多资料。
当下工部人才及工匠不少,单京师军器方面,长期经费不足,做的东西边军又嫌弃,让他很是无奈。
如今陛下既要搞研究,又拨给这么多银子,完全可以重振旗鼓了。
“王大伴。”
“奴婢在!”
“把东西都带进来吧。”
“遵旨!”
片刻后几个小太监进屋,将十余把秤、二十余把长短不一的尺子,放在桌案上。
只见每个器物上,都贴着纸条。
分别写着火器局、银作局、西城布庄、张记米店等字样。
大家懵懵的,不知皇帝要搞哪一出。
崇祯望向众人,开口道:
“大家都来看看,此两类物件,有何区别?”
众人纷纷上前,拿起东西观察起来,查看了好一会儿,百思不得其解。
倒是王徵和焦勖,似乎有所发现。
只见王徵将尺子逐一对比,眉头紧锁。
焦勖则从一旁拿起几本书,用秤称起来。
觉得重量不够,匆匆走到一边又拿了几本。
崇祯静静看着,对他们的君前失仪,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