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流民激情演讲完毕,让大家稍安勿躁,原地等待。
崇祯坐上邱时宣先前那张桌案,等着锦衣卫买米归来。
没过多久,锦衣卫带着几个伙计,拉来三辆马车。
回禀已在就近米店买米,让店里派车先送一部分过来,卸货后继续回去拉。
其余人已赶往其它八门采购,都将及时送往,锦衣卫还带回十余口铁锅,让崇祯甚感欣慰。
先前不到二十口锅,这么多人,不知要熬多少次,这下要快捷多了,不禁对李若链带的人,又多出几分欣赏。
昨日就了解过米价,当下精米大概七钱银子每石。
王承恩那110两银子,能买差不多160石,九门平均能分到近3000明斤,能满足每人吃上两碗稠粥。
山呼万岁声中,崇祯与流民告别,从广宁门入城,而后进入内城。
在皇宫门口,崇祯突然有所感悟,猛地想起蹲在大牢里的理财能人,便问向李若链:
“李爱卿!”
“臣在!”
“毕自严身子骨如何?”
李若链微愣,老毕进入诏狱大半年,要不是自己关照,说不定早都被其它人折磨了。
“陛下,毕大人毫发无损,只是瘦弱了不少。”
“你回去后即刻释放,用轿子将他送回府中。”
“臣遵旨!”
“王大伴。”
“奴婢在!”
“稍后送支老参去毕府,让毕爱卿好生休养,朕过几日去看望他。”
“奴婢遵旨!”
崇祯叹了口气,原主良臣庸臣毫无辨别能力,还总喜欢将实干家送去吃牢饭。
流民只是大明的一个缩影,要让大明起死回生,国库须得充盈起来,而户部尚书还是只有毕自严最恰当。
回到宫中,洗了通热水澡,换上身干净龙袍,去往东暖阁。
王承恩、曹化淳、王之心、张彝宪,还有新入司礼监的高时明、李凤翔一一站立,等待圣命。
望了眼王之心,那家伙有些惊恐,估计已经知道了杜勋的事儿。
于是没有任何悬念,老王被带去慎刑司“享福”,没管他声泪俱下竭力求饶。
老子没打你,没让用刑就不错了,只是去关着,嚷个毛啊。
离开一天多,奏本又多出不少,看着就心烦,但也得处理处理。
先看军情奏本,中原、西北、南直隶、湖广态势,与原有历史轨迹一致。
其余奏本,不是弹劾杨一鹏,就是弹劾吴振缨,温体仁票拟意见,均为“待查议罪”。
崇祯心里明白,凤阳属于杨一鹏、吴振缨直管。
杨一鹏乃凤阳总督,兼管漕运,手握十余万漕兵;吴振缨为两淮巡按,驻地却都在淮安。
流贼攻入南直隶,方奉命调往凤阳一带布防,战略上已失掉先机。
结果没几天凤阳就被攻占,流寇还一把火烧掉皇陵,二人脚跟都没站稳,问罪很是牵强。
可隐瞒近一个月不上报,这就让人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