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李时珍的书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胶、牛乳、羊肝、羊胃等。在地黄下面,详细注明用法说:”男子五劳七伤,

女子伤中失血。同人参、茯苓熬琼玉膏。酿酒、煮粥皆良。面炒研末13 酒服。

治男女诸虚积冷,同菟丝子丸服。”(《百病主治药·血虚)校点本第一册,

第207 页)按病症归纳主治药的分类方法,其优越性在便于因病寻方,帮助

处方者因病制宜,迅速作出最优选择,以应急需。

“百病主治药”分类法与“三界十六部”分类法各有优点:后者以药为

纲,以主治为目,按药论治,一味药治诸种病证,可以困药而一目了然;前

者以病为纲,以药为目,同一病证,可用诸药治疗,全盘托出,便于按当时、

当地的可能条件进行选择。比如治血虚共列有27 味药,其中有的易得,有的

难觅,有的价昂,有的价贱。处方时,既要根据病证的需要,还要考虑获取

药物的实际可能性及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李时珍建立“百病主治药”的分

类,用心极深。

3。关于“药物归经”分类法

李时珍除了以药为纲、以病为纲的分类法,还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

即将药物和病证结合起来,阐明每种药物进入人体,归入哪一经,便于辨证

用药。

中医学把人体脏腑功能机制分为十二经。李时珍把药物归经性能也分为

六阳经、六阴经。《本草纲目》的许多药物,都注明归经属性。如:

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校点本第二册,第854 页)

茺蔚子,味甘、微辛、气温、阴中之阳,足厥阴经药也。(校点本第二

册,第952 页)

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校点本第二册,第771 页)

前胡,味甘辛,气微平,阳中之阴,降也。乃手、足太阳、阳明之药。

(校点本第二册,第790 页)

麻黄乃太阳经药,兼入肺经。(校点本第二册,第1278 页)

以药物归经解释药物功效及主治的思想,首先是以药物自身性味特征为

根据,同时继承发展了《内经》以来医家坚信的“五色、五味入五脏”的理

论。故李时珍说:“药具五味,备四气”,”五味入胃,各归其本脏。”《校

点本第二册,第839 页)

李时珍用归经理论解释药物的主治功效,更能令人信服。如解释钓藤败

火的原理说:

钓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痛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钓藤通心包

干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

——《钓藤·发明)校点本第二册,第1320 页

除了讲药物归经之别,李时珍还强调药物属气、属血的区别。把人气分

之药,与人血分之药加以区别的目的,在于使药物主治的范围更加具体明确。

李时珍分析大黄的特性说:

大黄,乃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凡病在五脏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气分

用之,是谓诛伐无过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