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风身拥真火,听着眼前这位五行宗的新任宗主缓缓吐出心中打算,不由心头微愕。
这时候还来这一手,也不知是这位秦宗主心有倚仗不怕仙镜易手,还是自己亦或是这所谓的‘故人旧物’更为重要。
他沉吟一二,暂时放下直接出手的打算。
因为他的心念仍在通过太元镜观照整个星宫。
以刚才秦肃来到此处的手段看,他身后的这方星河画幕必是那十二方世界通往此地的另一条通道,若是自己能找到的话。。。
“自绝人世,放逐虚空。余某可不觉得仅凭秦宗主一人便能证得无上仙业。”
既是拖延时间,他便没有明言拒绝此人邀请。
“秦某一人虽才智有限,但若有道友一同,砥砺共进、同参大道,仙业又怎会是难事?”
“秦宗主倒是看得起余某。”
“余道友天资卓著,性命特殊,乃非常之人,自是能行非常之事。”
余风心中微动。
“况且,眼下此界也并非只有你我二人。若算上星宫中的沐影、沈凌烨诸位,以及仍苟活着的奉天诸神,百十位结丹是有的。这些人虽然大多都是香火神灵,但如果愿意皈依我道,秦某自能给他们一个投胎转世、重走玄门的机会。”
余风眉头微皱,按照沐影之前的说法,此人口中的投胎转世当是真灵转生,而这一法门需要大量的凡人以为孕化胎儿之用。
而他在方才的心念观照中,确实有在那四方正常的世界中发现凡人国度的存在。
以此来看,秦肃这话当不是虚言。
而对于那些在外界苟延残喘的近百位星君巅峰和以阴灵之身残存的星君后期来说,香火神灵本就在进阶元神的难度上要高出玄门十倍,眼下若有重修玄门的机会,他们自是愿意改换门庭、归附秦肃。
就算其中有一些对神主信仰极为虔诚的想要回返修真界,但大多数人仍会选择观望。
照这样看,若是局势没有其他变化的话,香火神灵身上的灵烛越来越少,迫于生存,他们自会投向秦肃一方。
而一旦回返的可能性彻底失去,那归附秦肃将会是所有立场未定之人唯一的选择。
自己这些力主回归的,将会很快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
看来这形势还真是拖不得,必须尽早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见余风沉默不语,秦肃又继续道:
“这些人若是皈依我道,秦某也并不会逼迫他们只去修习我五行宗之法。我宗在天地五行、自然造化之道上冠绝灵化,但在禁法、剑道、符法、丹道、炼器等并非专长。此间若有镇仙门沐影、清河派李攸、谢景玉、公孙俭这类身具大法之人归附我道,未来此界诸宗也定会再度兴盛,而他们这些归附之人自然将成为一派之主。”
听见这话,余风不由问出了之前沐影提出的问题:
“在清夷三尺之地重衍灵化洲诸宗万法,秦宗主怕是有些痴人说梦。”
秦肃似是说得兴起,对余风的质疑不以为忤,淡淡道:
“余道友亲历清夷天变,当对那天兀山崩、灵液横流之景记忆尤新。”
余风沉默不答,片刻后,又听秦肃悠悠道:
“《道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我五行宗法门来说,则是‘天地一炁,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有四象,遂出五行。五行者,阴阳变化之形也,天地造化之基也。’
“天地万物并非只有五行,但五行却是一切自然之物生发、衍化的基石和源头。
“这清夷仙境,诞生不过两万余年,自一片混沌中,分阴阳、划清浊、立天地,万载光阴倏忽而过。而后四象更易、五行流转,方有生灵得以化生。但生灵之属,初时皆昧,若灵明不生、灵智不开,终究是一片蛮荒之地,不入诸天万界之林。
“对于这等新生的世界,内中生灵若想要自开灵智,动辄便是百万年计。此方清夷仙境虽因内中元气极为浓郁之故,可将此项时间缩短至十数万年,但这,仍是漫长。
“由此,才有了师祖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