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慧宁面色紧绷,有些忐忑的接过设计稿,低下头,开始认真翻看。
“前几天,我参加了座谈会,是关于探讨市场需求的。
让我强烈的感觉到,顾客对新产品的需求,非常热情。
这里就有个现成的例子……,”
说着,他转向袁水旺问:
“到现在为止,邮购的服装有多少?”
“一万六千多件,这些天少下来了……。”
袁水旺有些遗憾。
“不过是一期的插页广告,你还想怎样。”白满川鄙视道。
又转脸对廖慧宁解释:
“当然,这里面有偶然因素,不过能感受到,市场需求是多么旺盛。”
“不过,市场虽然有需求,可也不会饥不择食,
市场永远在变化,商品要适时适市,市场才能接受。”
他担心粤语区的这几个伙伴,听不明白他的话,伸手把这四个同音字,写出来给他们看。
这个举动,让几人露出些微笑。
“这几个字的意思大家都懂吧,体现在服装上,就是抓热点、随潮流。
什么是潮流呢?潮流,从来不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
潮流,是来自大众的,是大众内心的美好生活,集体具象化美的体现。
女排夺冠,让国人感受到胜利之美,拼搏之美、和健康之美。
全民运动健身活动,就在国内蓬勃兴起。这就是现在的大热点,大潮流。
可现在的运动服新款,最流行的只是三道杠,这个设计感太弱了,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抛弃。
尤其对企业来讲,容易被模仿的,都卖不上价……。”
几人都听懂了,最后一句才是关键点。
“所以,我们的运动服设计,要把时尚化作为设计的关键。
如何把握时尚,时尚的要素是什么,如何能自然的,把时尚和运动结合起来。
这三点是基础,也可以说是核心。
不如大家一起讨论,先对这些问题统一认知。
为了避免漫无目的的瞎想,我用一套模式,大家一起商量。”
把话说完,对自己提到的模式,一点没有解释的意思。
马上在纸上,分两边左右写上“运动服装、时尚服装”的词语。
又在左边侧,自上而下依次写,‘定义、特性、组成、场景、影响’几个词。
他写好后,举起纸来,让几人看清上面的内容。
“大家一起商议、明确这几个问题,会帮我们理清设计思路,调动想象力,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惊喜。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尽可能的放飞思路、畅所欲言,想说什么说什么,除了不要批评别人。”
看大家接受了这个提议,他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