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平原郡。
战事终止,平原再次恢复往日的宁静。尽管今年里平原的百姓遭受了黄巾洗劫、刘袁之争和梁山贼寇作乱,却依旧不影响百姓享受片刻的宁静。
是仪到来后,刘备命其为幕僚,辅佐自己决策军政大事。
刘备忙活数日后,终于寻到片刻清闲,脱下战甲,挽起裤脚踏入泥田,与百姓一同秋收。
秋日的暖阳倾洒在广袤的田地上,驱散了清晨的薄雾。粟子饱满,反射出金光,农夫见之发笑,感叹道:“终遇丰年!”
刘备头戴粗布巾,身着麻衣,身姿挺拔,正同农夫一起收粟。
身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关切,停下手中动作,扯着沙哑的嗓子问道:“使君,您乃官军头领,怎来我田中干这下地的粗活?这不是折煞咱嘛!”
刘备直起身,抹掉额头的汗珠,露出和煦笑容,声音沉稳又亲切:“老翁,世道艰难,备领青州刺史之职,自有责体察民间辛苦。我既治理平原一地,便希望家家能吃饱穿暖,哪能置身事外呢?”
农夫跪地:“青州高义!平原黎首有青州,实乃幸事。”
晌午时分,阳光愈发炽热,一位农妇挎着竹篮,蹒跚走来,里头装着粗饼与野菜汤。她走到刘备面前,有些拘谨地说:“大人劳累一上午了,吃口饭歇歇吧,都是些粗食,莫嫌弃。”
刘备双手接过,眼中满是感激:“大嫂,这可是救命粮,哪会嫌弃?劳你费心了。”言罢,大口咬起饼,就着野菜汤吃得津津有味,又问道:“不知你家中,一日可吃几餐,餐餐可食粗饼菜汤否?”
农妇叹息:“世道艰难,俺家五日难见粗饼,今日遇大人才拿出来。家中春日勉强可一日两餐,早食粥,晚喝汤。俺家三个娃娃都从军,受着使君的补贴才活成这样,周围多数人家,一日只能一餐。”
刘备面带愧色:“是备对不住诸位。”
农妇闻言连忙摆手:“大人莫道如此话,若无大人,我全家皆死于蛾贼之手,哪有今日?”
刘备轻点头没再接话,心中生出一股忧愁感:他大本营平原都这样了,其余地方只会更烂。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体恤他人。
他转头,招呼百姓一同用餐。众人围坐田间,不分军民,其乐融融。
午后劳作继续,田边孩童嬉闹着递来水囊,眼中满是崇敬。
刘备接过饮水,摸摸孩童脑袋打趣:“小鬼头,往后长大了,想做个啥?”
一个孩童脆生生回道:“俺要像大人一样,带着大伙过好日子!”
另一个个高的则说:“俺要参军,随使君征战!”
刘备朗声大笑,笑声回荡在田野:“好!”
彼时各方诸侯争城掠地、扩充军备,对百姓横征暴敛;刘备说不上反其道而行之,但至少尽力保全百姓,身体力行地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因此,青州西部四郡百姓归心,士卒皆愿为刘备效死力。
在百姓眼中,刘备不是高坐营帐、遥不可及的军阀,而是与他们同甘共苦、共担风雨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