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教人怎样做人的书籍 > 第十三章 求人办事不会来事儿讨人嫌(第2页)

第十三章 求人办事不会来事儿讨人嫌(第2页)

“什么?”弗兰克提高了嗓门,“我自己不愿搬,你还敢强迫我不成?”

“我当然不敢逼你,不过,你的千金安妮已替你做主了。”利维继续说,“她说你心境不好,容易发脾气,这会伤身体的。如果她能住在附近照顾你,你就不会发脾气了。起初,我也拿不定主意,可是小安妮最后还说:我爸爸多可怜呀,我不能让他再忍受孤独了。”听完了这些话,弗兰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他最终顺从了利维的安排,搬进了新居。

利维从弗兰克的女儿那寻求突破口,最后感化了弗兰克,让他对自己感恩戴德,全心全意地为公司谋利。

当然,和老人、小孩搞好关系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多了解和积累老人与小孩的知识。了解老人、小孩,除了感性的调查、观察之外,平时也应适当地作些理性积累,如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积累有关老年健身知识、休闲知识,小孩游戏、智力故事等,以便到时“妙手偶得,借题发挥”。

第二,要主动套近乎。谈话是交际中信息交流最直接的手段。进入一个家庭,见到老人、小孩,要想一见面便产生“一见如故”的融洽气氛,登门人应该主动引出话题打开话匣,而不应该等待主人一方(老人、小孩)搜寻话题勉强回答。因为双方刚刚接触的短时间内,登门人有心理准备更容易找到合适的话题,况且对于老人,主动开口也表示了尊敬;对于小孩,主动开口,能表示亲近,消除陌生感。

第三,谨慎对待,不能疏忽大意。对老人务必态度谦恭,行为礼让。这一方面表现虚心和诚恳,另一方面显出对长者的尊重、敬仰。那种夸夸其谈,将老人“挂”一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只能遭到老人的冷遇和反感。小孩天性乖巧,情绪变化快,稍不如意就可能“风雨满楼”。因此,和小孩交往,必须因情因境,投其所好,把握尺度。要用忠诚、童稚去换取欢悦,要做善意的投机,千万不能居高临下,装腔作势,虚情假意。

第四、学会给老人孩子送礼。对于有着丰富的阅历的老人来说,耐用、实用的物品是他们的日常追求。不少父母抱怨子女等晚辈总是买各种健康品,钱没少花,但不实用,有的保健品和营养品空有吹嘘和奢华包装,有的甚至因老人家吃喝不惯而适得其反,有违送礼初衷。其实,健康礼品概念很多,除了根据老人所需送实用的健康品如上述百傲鲨锯峰齿鲛软骨粉外,还可以送四季兼用、透气保暖的关节护具、保暖内衣、老花镜、台灯、老年人专用手机等等方便实用的生活用品,这样老人必然受之欣慰。而送礼孩子礼物,可选一些能给孩子们增加知识,对开发智力有益的礼品,比如书籍,文具,或者智力玩具等。

会办事的人,做起事来顺风顺水,能够把各种各样的事情办得尽善尽美;会办事的人,人生和带来总是一帆风顺,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人活着就不可能无事,大事、小事、喜事、愁事、烦心事……这些”事事非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面对,必须解决。而想解决一些难办的事,你还必须学会求助于人。老人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也是家庭的核心,求人办事时在老人孩子身上寻找突破口是最准确便捷的方法,多动一动脑筋就能少走不少弯路。

3。分清尊卑,弯腰求人好说话

中国人讲求尊卑礼仪,在求人办事时,更要把握好尊卑的尺度,认清自己的立场,不能自视太高。关键还要放下不必要的面子,主动将好的位置让给别人。

我们常听说这样的话,“求人不如求己”、“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人们总是认为求人办事是矮人一等,从不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正所谓“求人矮三分”。其实人与人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严格意义上讲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当你求别人时,尊重别人是一种礼节,表现出尊敬之意更能将对方的位置抬高,当你此时谦卑的去请求时,很容易让人出手相助。谦卑不等于卑微,谦卑的人即使遇到困境求助于他人,心中也不会丧失自信与尊严,这样的人拥有成事之心,即使身处低谷,也会坦然面对,并且谈笑风生,而卑微的人会将求人视为耻辱,他们内心懦弱,很怕丢面子,怕人看不起,其实正是他们自己将自己放在了卑微的位置上,这种心态是不利于成大事的,要想办成难办之事,首先必须克服“爱面子”“不求人”的清高。

因此,在交际中首先应该搞清谁是求方、谁是被求方,这种求与被求的关系搞清之后,差别也就搞清了;其次应该根据这种尊卑差别确定自己所应采取的具体的交际方法、手段,特别是作为求方的交际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卑微地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与自己所处的地位相吻合,否则,一旦颠倒了关系,做出失礼之举,就会有碍正常交际。为此:

第一,求人办事,主动寻找突破口,而不是被动地等待。

诸葛亮是一介布衣,而刘备是汉朝将军,社会地位的尊卑是不言自明的。但刘备不以原来的尊卑差别为念,为了让诸葛亮“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帮助自己成就大业,他放下脸面三顾茅庐,才得此良臣。如果只讲原来的尊卑差别,不顾交际上的尊卑差别,像张飞所说那样“使人唤来,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那么刘备就得不到诸葛亮这一大贤才了。

第二,保持一种恭敬,谦卑的态度,即使求人也让人无法挑剔。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有一长者想要有所教于张良,长者与张良约见时,两次张良都去晚了,张良因此遭到了长者的责怪。第三次约见时,张良再也不敢去晚了,很早就在约定地点等长者,长者到后,送给了张良一部《太公兵法》。

第三,求人帮助要放下面子并且真诚地回报对方。

如果有机会,要主动给予对方帮助,以示报答。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是处世的一个原则。应牢牢记住对方给予自己的帮助,做到“受恩莫忘”。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交际中品德高尚的人所应遵循的准则。

在为人处世时,要把握好进退的尺度,但仅此还不够。重要的还在于要放下不必要的面子,受得了别人的奚落和拒绝,这里的关键是不能自视太高。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了,公司里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百般努力都无济于事,眼看要影响整个的生产计划。福特心里焦急万分,他只得到一个小厂里去请来一位很傲慢但据说对电机特别内行的德国籍科学家斯特曼斯。

斯特曼斯来到福特公司后只要了一架梯子和一根粉笔,然后爬上爬下在电机的不同位置静听空转时的声音。不久,斯特曼斯用粉笔在电机左边的一个小长条地方画了两道杠杠,对福特说:“毛病出在这儿,多了16圈线圈,拆掉多余的线圈就行了。”

技工人员似信非信,但只能照他的话试试运气。不料电机果真奇迹般地正常运转了。大家都对斯特曼斯表示感谢。斯特曼斯却傲慢地说不要感谢,只要1万美元的酬金,并对目瞪口呆的众人说:“粉笔画一条线不值一美元,但知道该在哪里画线的技术超过99凹美元。”

福特心里清楚,斯特曼斯尽管傲慢,会使自己失面子,但却是真正的人才,是企业走向发达的根本之所在,所以他不仅愉快地付了1万美元酬金,而且表示愿用高薪相聘。

谁知斯特曼斯却不为所动。他说他现在的公司曾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救过他,他不可能见利忘义背弃该公司。

福特一听,更觉得斯特曼斯讲信用、重情义,如此人才实为企业所必需。于是,福特毫不犹豫地花巨资把斯特曼斯所在的公司整个买了下来。福特之所以能忍受在斯特曼斯面前“丢面子”,是因为他清楚成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看来要想灵活地与各类人相处必须主动示好,放下面子。很多年轻人以前有家人呵护宠爱,因为对自己定位过高,殊不知于社会之中,自己不过是最平凡的人罢了。因为碍于面子,不敢做这不敢做那,更不愿意低头求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甚至会在非常时刻让自己无路可走。

4.屈身求才,要有诚心

“三顾茅庐”的故事广传于天下,讲的就是求贤纳才的故事,刘备不顾尊贵的身份,三顾孔明于草笼之中,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而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才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他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提出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在现代社会,要想成大事,也要懂得笼络才华横溢的人,必要时还要屈身相求,用诚心去感动对方。

一项伟业的完成都是有人才作为后盾。因为有才能的人往往都是站的比别人高、看的比别人远的,这时要想让他助自己一臂之力,就要放下自己的身份和面子,用诚心去感化他,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大多数有非凡才能的人,都有着强大的内心世界。他们心如磐石,不为言语所动,这样的人讨厌自视清高,自命不凡的人,所欣赏的一定是真诚谦卑的人。所以在他们面前要懂得放下自己的身份,诚心诚意地去求助于他,他必定会伸出援手,为意气相投的人创造价值。在现代社会,年轻人干事业,单枪匹马是行不通的,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懂得笼络才华横溢的贵人,必要时还要屈身相求。

戴维·史华兹出身寒微,15岁就辍学自谋生路,但他有很强的进取心,小小年纪就立志要做大企业家,而且不露声色地一步步地执行着自己的计划。

18岁那年,史华兹进入斯特拉根服装公司做业务员。这是一家著名的时装公司,史华兹在这里工作,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