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听哲学大师讲人生尼采的人生智慧 > 第一章 人生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精彩(第1页)

第一章 人生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精彩(第1页)

&无论生活给了你什么,都不要拒绝,也不要抱怨,更不要说人生没有意义!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人是宇宙的奥秘。认识人是最难的。悲剧,迄今仍是人类个体的宿命。——迄今为止,“人”,仍然是个谜。和“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一样,追问人生的意义同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理性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规律、有逻辑、有意义的客观存在;人是宇宙的精华,可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战胜自然。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莫不如是。然而,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以及人类认识的进步,对理性主义的打击也纷至沓来——首先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发现主宰世界的人原只不过是茫茫宇宙中一颗小行星上的尘埃;接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宣布人并非是由上帝造的,而是由猴子演变进化而来;继之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声明人连自己都认识不了,主宰不了……三次沉重的打击之下,营造了千年的理性主义大厦轰然倒塌,令人目瞪口呆,惊心动魄。叔本华、尼采、萨特等人进一步提出了荒谬哲学,认为人的存在并没有合理性,意义只是选择的结果。

意义是选择的结果!但这种结论并没有正面回答“人是什么”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至多只是提供了一种努力的方向。只要人类存在,这两个问题也许将会永远被追问下去,人还是需要认识自己、追问自身意义。在所有的智慧形态中,认识自我的智慧排在最后。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决定了一个人究竟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生命。有多少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不惜花费时间和重金,可是大多数人在探究真实的自我时却裹足不前。

在一次名流云集的沙龙里,大家深深地为一位高贵、博学的绅士的风采所迷住。这位绅士高谈阔论、语惊四座,时而评述古希腊精深的哲学思想,时而对当今政府的经济政策加以透彻的赞叹。

一位贵妇人忍不住问道:“请恕我冒昧,先生,您真是一位杰出的人物,可是您能告诉我您是谁吗?”

“是的,我是谁?”那位绅士停了一下说,“如果有谁能告诉我这一点就好了。”

当然,他并不是失忆病患者,他就是对现代哲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叔本华。

也许你是一位成功人士,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是有一天,一阵莫名的空虚突然侵袭了你,你突然感觉自己无所依傍,从前所追求的一切突然都失去了意义。你忍不住问:“我到底怎么了?”

也许你一直平平淡淡,毫不引人注目,平庸麻木的生活早已消磨掉你的锐气和志向。然而,当你看到那些成功人士时,仍然会心存茫然。你会忍不住问:“我到底怎么了?”正是对于“自我”的追寻,才能使你拨云见日,看到真正的自我,使生活充满意义。当这种动力足够大时,甚至会改变你的一生。

哲学箴言: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埃及法老、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孔老孟庄等等圣人先知无一不在呐喊:人,要认识你自己!

人生如水,一去不返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本来可像本世纪40年代英国的温莎公爵一样继承希腊一个城邦的王位,他却对此毫无兴趣。因迷恋哲学而把王位让给兄弟,温莎公爵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代表人物,其美人还是实用的,可是赫拉克里特迷恋的却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

赫拉克里特对前辈的诗人学者都不买账,甚至连荷马、毕达哥拉斯都无不斥责。他性格孤僻、傲慢,不与人交往。一次,他的一个王兄送给他一个绝色美女,他与美女骑马沿河畔而行,美女羞怯,一任马往前溜达,溜出十多里后,方才往侧一看,这位亲王所骑的马背上已空无一物。美女急忙赶回。他却在望着河水发愣。眼前早已不是美女的出现,而是整个宇宙如同河水流动一样永恒运动的画面。于是,他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著名哲学命题。

这就是他向世人呈现的“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思想。河水川流不息,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来的水流了。河流的变动不居,新老交替,向人类揭示了矛盾和变化的永恒存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日和夜是矛盾的,但其实是一回事;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的,但又是可以转换的;善与恶是不容的,但又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因为无恶也无善。人自身也如此,生与死,醒与梦,苦与乐都始终存在。而人生也就是不断流逝的河流。但是人生又不是绝对变幻莫测、不可琢磨的。据说赫拉克利特有个学生克拉底鲁,是古希腊最早的诡辩派代表人物。他将老师的上述观点推向极端,说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且连一次也不能”。克拉底鲁认为,一切都变化不居,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如果我们问他?“这是漓江吗?”他一定回答?“不,我无法说它是什么,因为当我说的时候它就变了。”于是,列宁说“这位克拉底鲁把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歪曲成了诡辩”。

克拉底鲁的观点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相对主义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稳定性,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看到运动,而看不到相对的静止,运动就找不到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在运动,这就必然导致不可知论。

有人问克拉底鲁:“河流是如此,是否其他事物也这样呢?”

克拉底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正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变动着。”

这时,有人指着克拉底鲁坐着的椅子问他:“你坐着的是什么?”

“是椅子。”

“不对!”提问者反驳说,“按照你的理论,你的话还没说完,它已经变得不是椅子了。”

克拉底鲁无言以对。后来,他怕再出洋相,不管任何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作回答,而只是不断摇动大拇指。意思是说,你问的问题我不回答出来,因为就像指头的摇动一样,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加以认识,我们更不能把它说出来,因为在说出时它已不存在了。后来,有人把克拉底鲁称为“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

克拉底鲁否定事物相对稳定性的荒谬主张受到人们的嘲笑。有一位希腊的喜剧作家得知后,特意按照他的观点编了一个喜剧,在第一次演出时恭请克拉底鲁观看。克拉底鲁不知底细,欣然前往。

演出开始了,剧中人甲和乙出场。

甲:朋友,我有急用,但手头拮据,帮帮忙,先借点钱给我。

乙:你这人从来不讲信用,经常赖账。前几次借我的钱还没还呢,现在又想来骗我。告诉你,我不会再上当了。

甲:朋友,怎么能这么说!我这个人从来都是讲道理的,前几次没有还不都是有道理的吗!

乙:什么道理?尽是些歪道理!你别想再耍花招了。

甲:朋友,这次你无论如何要帮我的忙,我向你保证,借你的钱一个月后全部还清。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向天发誓,到那时不还老天可以惩罚我!

乙:你既然发了誓,那就拿钱去吧!到时可不能再赖账了。

(甲和乙退场,过一会儿二人又上场)

乙:一个月已经过去了,借我的钱该还了吧!

甲:朋友,你知道我借钱干什么了吗?我拿这笔钱拜了一位老师学哲学。学了他的哲学,我不论做任何事都是有道理的。要不要把他的哲学讲给你听听?

乙:你少罗嗦!借我钱时你对天发了誓,现在一个月已到,你把钱还给我,不然,老天会惩罚你的。

甲:按照老师的哲学道理,我既不用还钱,也不会受惩罚。我的老师说,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眨眼间就变了。从你借钱到现在已一个月,现在的我早已不是向你借钱并对天发誓的我。所以,你不应向现在的我要钱,只能去向一个月前向你借钱的那个我去要钱。

(乙听后非常气愤,抓住甲痛打一顿)

甲:你敢打我!我到法院告你,要你赔偿损失并付医药费。

(甲叫喊着跑下,乙追下,下一场在法院)

法官:谁是原告?告什么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