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不是老庄家的闺女?”
“哎,好像还真是。”
“咋这个时候回来了?不过年不过节的。”
“嗯?老王家的哥儿和老李家的好像也来了。”
这会儿虽说是秋收完了,可忙的事还有一大堆儿,要入冬了,被子得拿出来洗洗晒晒,不然搁柜子里头久了有味,不晒晒盖着也不暖,柴也要砍着留,白菜萝卜蒜苗啥的冬天要吃的菜也该种了,官家要交税了,也得把要交的粮给备上,反正就是忙不赢的活儿。
怎么这时候窜亲戚?
要只一家闺女,大家还不奇怪,可能是家里头出了啥子事儿,可这会儿三人一到回来,大家不得好奇。
等走近了,三人面上不像着家里有事儿的,瞧着是高兴又激动。
还带着鸡蛋。
庄老头正好在,过去拉着女儿,脸上着急:“咋的回来了?”
陆氏都等不急:“爹,我回来告诉你一件喜事。”
“你又怀了?”
陆氏三十好几了,底下只一儿子,要是再怀一个,确实是算得上喜事,可陆氏摇头了:“这算啥喜事,是化肥。”
刚官老爷正说要建化肥厂呢,这会陆氏又说了,想来是清楚,有人就问了:“大丫,你知道这化肥啊?”
“知道。”
“干啥?也是跟那水泥一样啊?”
“不是。”
陆氏都激动,咋都难耐不住,先跑娘家来了,这事儿得说一声:“这化肥是洒地里头给庄稼追肥使的。”
跟庄稼扯上关系,大家都赶紧的问了,先头晓得建造纸厂,大家可是兴趣缺缺,毕竟这玩意儿他们也不用,用也用不起。
可这次不一样啊!
陆氏一说,大家就啧了。
八分地,四石四斗?
“大丫,我们可算得你长辈,这般驴我们,可不太好吧!”
有人不高兴了。
“就是嘞,这话拿我们当傻子骗了不成。”
“我骗叔婶们干啥子,不信你问王哥儿,李翠花。”
王哥儿和李翠花都点头了:“叔婶,真不骗你们。”
他两一唱一和,把赵哥儿征用村长家三块地做实验的事儿说了:“自洒化肥后,不管是收割上称还是旁的,我们全村人都在一旁瞧着,你们若不信,可以到村里头问,我们回来就是急的,等不住,想跟家里人说一声,要是来年大人把化肥做出来了,可得买了,别当没听说过,又因着要银子,就不买。”
大家被这消息冲得身子都摇晃,缓了好一会儿,慎重道:“王哥儿,你一贯最是老实,你告诉婶婶,这话当真?”
王哥儿严肃着脸:“真。”
说不了假的,一说假了,到平详村一问就都晓得了,而且大人也确实要建化肥厂······
有人心中震动的厉害,声音都在颤抖,:“放了化肥,一亩真有四石?那这化肥咋的卖?大人一直住你们村,你们知道不?”
“我公公去问了,说是一袋可能要两百来文。”
王哥儿道:“方大人说,到时候他卖的话,按袋装,一袋一百斤,能放三亩地。”
一听两百文,大家下意识就觉得贵了,可仔细算一下,他们村里人,水田家家户户多是八九亩,那就是要买三袋,六百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