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商量的是小虎和小春两人跟着小龙过去,毕竟算是家里人,拜师的时候应该过去。
其实按照正理,应该是家里的长辈过去的,一个是做个见证,另一个就是有大人在旁边,也是一种许可。
在老年间,拜师是个很庄重的事情,特别是勤行,梨园行这些服务行业。
做餐饮的被称之为勤行,老话讲饭馆分两半,跑堂与红案,跑堂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酒店的大堂经理或者服务员之类的,红案很好理解就是做菜的师傅。
勤行的名字由来就是因为跑堂的勤快,跑堂儿的(也叫堂倌儿,走堂的)所以得名“勤”,就是嘴勤、手勤、腿儿勤,另须眼疾手快。
跑堂儿的学徒三年,最要紧的是学说话。
照理,是人就会说话,而“会说话”分为两层。一层是婴幼儿咿牙学语,能叫爸爸妈妈就算会说话。
再一层是说话得体,见人说话好比量体裁衣,也谓之会说话。
跑堂儿的学说话即学“量体裁衣”的本领。
据说一个好堂倌快顶饭馆的半个买卖啦。
这鸣堂叫菜有很多的讲究和学问,大致分为引客鸣堂、介绍鸣堂、应允鸣堂、吆喝鸣堂、结算鸣堂、送客鸣堂。
当然这些现在都不实兴了,但是这些老理可都在这些老人的心里呢,所以所以规矩比较多。
当然小龙学的不是这个跑堂的技艺,而是红案,也就是俗称的掌灶大师傅。
掌灶的大师傅也要勤快,懒人干不了这一行。
四九城的餐饮业等级划分很有意思,最高一级的是大饭庄,大饭庄专门伺候当官的为宦的还有大富商,俗称叫“伺候大宅门的”。
其次是饭馆,主要伺候一般的官吏、商人、有钱人家还有社会名流。
光是饭馆也分大小,再小点的叫饭铺,就是做点米饭炒菜、面条馒头、风味小吃,做不了整桌的宴席,但是为了招揽主顾,有的小饭铺会有自己拿手的几样小吃,味道正宗独特。
再往下一等的就是二荤铺子和大火屋子了,这俩名现在是听不到了,所谓二荤铺子就是只能做猪肉和猪下水,拿这个当原料做菜。
大火屋子呢,就是只卖早点、小吃还有一些主食,不卖炒菜。
除此之外四九城还有酒馆、茶馆,酒馆以卖酒为主,连带着卖点下酒的小菜;茶馆是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卖点烂肉面,看过老舍先生的“茶馆”,都应该听说过,常四爷就提过烂肉面。
有一些个饭铺是只卖熟食,没有座位,用现在话说就是只能外卖不能堂食,顾客买完都得拿走吃。最低档的就是饭棚子、饭摊儿了,这些买卖要么是挑挑儿,要么就是推个小车,走街串巷、沿街叫卖,主顾都是平民老百姓。
这些都属于勤行,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行当,当然这些都看不到了,毕竟有的行当被取消了,有的行当被公私合营了,勤行也不例外。
虽说大部分的饭庄都被合营了,但是这些个大师傅什么的可都是从老年间走过来的,都重视老理和那些老规矩。
要不然也没有另外收小龙的这一档子事情了,毕竟在焦化厂已经拜过师了,按照正常的道理小龙已经算是徐师傅的徒弟了。
喜欢都回到58年了,我还不能躺平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都回到58年了,我还不能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