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情形下,胡雪岩发现自己钱庄在经营上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正是出在钱庄经理宓本常身上。
这天上午,胡雪岩心血来潮,突然一个人找了一座空茶楼喝茶,或许他想追忆当年在杭州信和钱庄当伙计的岁月,或许他想一个人清静一下,因为这个时候,他似乎已经感觉到有一张无形的大网向自己扑来。总之,他一改往日前呼后拥的排场,孑身一人去茶楼喝茶。
在茶楼,他选了一个雅间,这样他可以一边品着茶香,一边想着心事,不会再有什么人来打扰他。但他没想到,这里也不是世外桃源,旁边雅座里面几个人的说话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哎,你们听说没有,最近吴淞口又出事了?”
“是不是和外面的外国人又打起来了?”
“是呀!听说那些外国人的大炮可比八旗军的红衣大炮还厉害呢!”
这是几个闲客接着话茬在发问。先前说话的那位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外国人倒是没打起来,不过这件事可也挺有意思的。”
在官府里当差当久了的人都这样,说话慢条斯理,故意吊人胃口,以显示他的重要。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不单是他的茶友纷纷让他说出来是什么事,就是胡雪岩对他的话也产生了兴趣:什么事会比外国人打起来还有意思?
因为人声嘈杂,胡雪岩只能隐约听到“南北货”之类的话,这就点燃了他的兴趣。所谓“南北货”,就是把南方的货运往北方,再把北方的货运到南方。这样南北穿梭,赚取中问的差价。在商场中,“南北货”向来以高风险、高利润著称。可积压资金太多,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根本做不成,另外,由于路途遥远,容易发生不可测的情况,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这种生意没有人敢轻易涉足。胡雪岩感兴趣的是想知道谁有这个胆识有这个财力敢冒这种风险。
隔壁讲了半天,胡雪岩才从中听出一点端倪来,原来有三艘做南北货的船昨天下午在吴淞口外遇到风暴沉没了。
胡雪岩不由心里一惊:三艘!这足以证明这个做南北货生意的人实力不容小觑。让胡雪岩纳闷的是,自己在沪杭之问这么久,全国的大商家没有几个不认识的?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人这时候做这个生意。胡雪岩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凝神屏息地接着听那位仁兄讲。
此时,隔壁正在讲述三艘船上的珍奇货物,什么东北千年人参王、尺长梅花鹿茸……真是如数家珍,听得胡雪岩也暗自咋舌:这位老板实力也当真了得,将来要是真在上海现身,免不了还要加几分小心;或者,干脆与之联合,生意就更得心应手了。
隔壁那些人又开始议论起来,有人叹息货主命不好,有人说这货主怕是得罪了海龙王,等等众说纷纭。但大家感兴趣的是这三艘船的主人是谁。可这属于官场机密,爆料内幕的老李当然不能轻易地说出来。
最后,在大家的激将下,老李为了挣回面子,才迫不得已说道:“这三艘船南北货的货主叫张连顺。”
“张连顺?”
“谁叫张连顺?”
“你听说过吗?”
“没有……”
那边雅间里又是一片嘤嘤嗡嗡的声音,显然,大家对这个答案都不满意,有几个人又开始怀疑这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了。胡雪岩也失去了兴趣,听够了这帮无聊茶客的闹剧,准备到别处走走了。
“也好,就让你们明白明白!”
胡雪岩刚要起身结账,听见那边老李把桌子一拍,说道:
“这个张连顺其实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大老板,是连顺的表哥……”
那边一片声地追问着表哥是谁。胡雪岩不由得又重新坐好。
老李故意又清了清嗓子,然后一字一眼地说道:“这个张连顺的表哥就是——阜康钱庄的总经理宓本常。”
胡雪岩一听,差点儿从椅子上栽下来。那边雅座里自然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议论纷纷,不过胡雪岩再也顾不得听下去了,他这个时候所想到的就是:宓本常欺骗了自己,他做了手脚,现在必须马上赶到阜康,找到宓本常,查一查出入账目。
对老李的话,胡雪岩还将信将疑,如果那三船南北货的主人真是宓本常,那他的资本只能来自一个地方,就是自己的阜康钱庄。因为胡雪岩简直再清楚不过了——以宓本常可能调动的财力而言,如果全用他自己的钱,他连半船南北货也搞不来。
胡雪岩有些头晕了,他勉强站起身来,结完账,踉踉跄跄地朝阜康钱庄走去。他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愿意,甚至是怕进自己的钱庄。因为他已经预感到这里有他不愿看到的现实。
一踏进阜康钱庄,胡雪岩看到宓本常仍一如既往,谈笑风生。不过,胡雪岩却注意到今天宓本常的脸色不大好看。如果没有刚在茶楼听到的消息,胡雪岩可能不会觉得什么,但现在,胡雪岩很自然地把宓本常的脸色同昨天沉掉的三条船联系起来。
“本常,近来阜康的账目怎么样啊?”胡雪岩故意装得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声,不过他还是敏锐地注意到宓本常的眼珠非同寻常地飞快地动了一下。胡雪岩的心终于沉下去了,他知道不幸被言中了。
宓本常很自然地从后面捧出阜康收支的账簿,放到胡雪岩的面前说道:“请大先生过目。”
胡雪岩点点头,很随意地在账簿问翻动着,他根本就没打算要在账上查出什么来,要是这样,宓本常也太蠢了。胡雪岩是钱庄的伙计出身的,也是从钱庄起家的,对钱庄里的一切他太了解了,他知道宓本常挪用的现银,只要在支取薄子上填上被储户提走就可以了。等钱赚回来,再把挪用的款子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回库里,宓本常要做的只是补贴挪款期间这笔银子的利息而已,但这些和所赚的钱相比,几乎是不值一提的。
现在,胡雪岩大致掌握了宓本常挪用阜康库银的情况。宓本常以储户提存名义挪出去的库银,目前为止还有七十几万两。照胡雪岩的估计,那三艘船上面的货物,大概就有60万两,而这60万两是名副其实的打水漂了。
俗话说,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在这个世界上,许多极坏的事,其实都是有本事的人做出来的。事实上,小人确实做不出也做不成可以让人注意的好事,但做出的坏事却是能够彻底葬送掉费尽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有了胡雪岩的前车之覆,足以为后来者提供借鉴。所以,要切记:用人也需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