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丽·豪斯就是‘keyan’之一,她是豪斯家的人——豪斯并不是一个特别稀少的姓氏,但如果要说在美国最有钱、最有名的那个豪斯,大家首先就会想到‘豪斯永盛’的那个‘豪斯’。
‘豪斯永盛’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华尔街十大投行之一,所谓十大投行,就是高盛、摩根士丹利、jp摩根、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美银美林、瑞士信贷、花旗,以及‘豪斯永盛’。
这里面几乎每一家都是能做到影响全球经济的狠角色,正如国际清算银行的金融委员会所说,他们都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即大而不能倒。每一家都名声在外——也可以说是恶名昭彰,毕竟投行哪有什么好名声呢?华尔街的名声都烂透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也老早就看穿了他们。
不过恶名也不要紧,资本主义世界就是这样,不怕你坏,就怕你弱。
安德丽·豪斯的‘豪斯’,就是豪斯永盛的那个‘豪斯’。而相较于大多数有世界性名声的大投行,豪斯永盛又是出了名的年轻——它创立于1922年,这在普遍创立于19世纪的顶级大投行里绝对算是‘年轻人’。
虽然不是没有更年轻的,比如已经被收购的‘贝尔斯登’。也曾经是华尔街的顶级投行,当时号称六大投行,即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美林、贝尔斯登、高盛、豪斯永盛,然而贝尔斯登没有熬过08金融危机。
贝尔斯登创立于1923年,比豪斯永盛还晚一年呢。
创立于1922年的豪斯永盛,当初名为‘豪斯证券’,只是华尔街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由安德丽的曾祖父创立并执掌。安德丽的曾祖父以稳健的风格经营‘豪斯证券’,直到交到长子手中时,‘豪斯证券’在华尔街依旧默默无闻,但已经初具规模。
豪斯永盛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安德丽的祖父手里实现了由普通投行到大投行的转变,也是那个时候更名为‘豪斯永盛’。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安德丽的父亲在继承人之战中获胜,成为豪斯永盛的新的掌门。也正是他,一举将豪斯永盛推上了十大投行之列。
到此为止,豪斯永盛不只是最年轻的十大投行成员,也是极少数创始人家族还真正掌握着投行的顶级投行——这也可能和豪斯永盛足够‘年轻’有关,任何历史悠久的团体都避免不了核心成员最终边缘化。
豪斯永盛创立较晚,真正崛起就更晚了,传承接手不过两次所以这份产业的核心还不至于分散和损耗太多,还能集中在核心家族成员手中。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安德丽·豪斯绝对是不是公主,胜似公主在纽约的同龄人圈子里,她也一直是金字塔的顶尖。一旦能搞定她,被纽约这个挑剔、阶级感分明的圈子接纳,就很容易了。
所以这年轻女孩儿就很讨好安德丽·豪斯,现在几乎是安德丽·豪斯的跟班了。
>
“的确,我们当中有不少人认识我就认识她,当然,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很小,还是个小孩子——当时她家在我家斜对面,我总有机会见到她。”安德丽摘下那副猫眼墨镜,露出了神秘的微笑,熟悉她的人就知道,这是她对某件事感兴趣的表现。
“really?这个世界也太小了吧!”索菲亚忍不住叫了起来:“我有说过吗?莉儿她啊,和我是表亲。”
“啊?你和海多克家是亲戚吗?”安德丽也挺惊讶的。
“是啊我的祖母姓海多克,和莉儿,哦,就是艾普莉的祖父是兄妹。”索菲亚回忆着艾普莉家在纽约的房子,实在想不起斜对面是不是豪斯家了——这很正常啊,都是大豪宅,房子与房子之间说是相邻,也可能离得挺远的,没有注意到也是常事。
事实上,安德丽和艾普莉也不熟,就只是见过几面而已。而‘见过’,也不是因为海多克家在豪斯家斜对面而是在其他场合见过。
“哦”那年轻女孩儿(名叫‘伊芙琳’)露出了羡慕的表情,但又很快收了起来。她很喜欢这种社会名流之间谁和谁都有关系的感觉,这让她觉得这就是‘上流社会’。虽然她自己也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她家并不算‘上流社会’的一员。
伊芙琳想了想,又打起了精神,对蕾切尔家过来帮忙的一个佣人说:“今天的报纸都拿过来好吗?你们这里订了哪些报纸呢?”
佣人去拿报纸了,伊芙琳才对安德丽说:“今早的报纸安德丽你看了吗?我得说,报导‘艾普莉·海多克’的报纸中,买到照片的那几家——那张照片简直绝妙!已经在网上爆火了。”
佣人拿来了一沓报纸,伊芙琳在其中翻找,过了一会儿找到了两张报纸。
“《纽约时报》的‘风尚版’啊”安德丽·豪斯接过伊芙琳递过的报纸,自言自语了一声,然后就看到了报纸上登出的照片,挑了挑眉,没有再说话了。
一旁的索菲亚则是拿过另一张登了艾普莉照片的报纸,看到照片忍不住‘哇哦’了一声:“虽然我在现实生活中和莉儿已经很熟了,但每次意识到她是个顶顶漂亮的姑娘,还是有一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感觉。”
“突然,以及惊叹”
报纸上的照片其实并不清晰,毕竟报纸印刷讲究一个成本,出来的效果就有限。事实上,直到今时今日,能出彩色配图的报纸都是比较少的。至于图片的清晰度什么的,更是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