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很伤心,但他心底的善念没有改变。重修房顶时,他把屋檐修得和别人家一样长,而用省下来的钱在别处盖了一间小房子,以容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尽管小房子所能荫庇的范围远远不如以前的大屋檐,但它四面有墙,是栋正式的房子。所有在那里逗留过的人,无不感念富翁的恩德。渐渐地,富翁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屋檐毕竟只是屋檐,与房子相比,它是不完整的,就像檐下人的尊严不完整一样。直接而强烈的对比,让屋檐下的人产生一种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由自卑而生敌意,善心被湮没了。助人是高尚的善行,但不要让被帮助的人感到在接受施舍。
一位老师给大一新生上了这样一堂课:
他拿出一只装满了沙子的大纸盒,一边展示给大家看,一边说:“这些沙子里掺杂着铁屑,请问你们能不能用眼睛和手指从中间把铁屑挑出来?”
大伙儿摇着头。
老师看着疑惑的孩子们,笑笑说:“我们无法用眼睛和手指从一堆沙子中间找到铁屑,就像我们很难从茫茫人海中找到我们的顾客一样。然而,有一种工具能帮助我们迅速地从沙子中间找到铁屑。大家可能都想到了,这种工具就是磁铁。”
说罢,他从包里掏出一块磁铁,把它放在沙子里面不停搅动,在磁铁的周围很快地聚集了箭镞似的铁屑。老师把那一团铁屑举给同学们看,他说:“这就是磁铁的魔力,我们用手和眼睛无法办到的事,它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得很好。”
老师说:“如果说这一盒沙子就像我们面对的生活、挫折和枯燥的书本,那么,这块磁铁就是一颗充满爱的心。如果你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它会在你的书本里、在你的生活中寻找,从中找到许多有益身心的知识,就像磁铁能吸出铁屑一样。但是,一颗不懂善良的心却像你的手指,它在沙子里面找呀找,可怎么也找不到一点点铁屑。同学们,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灵,你就总是能够发现,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有积累,每一天都有值得高兴的事情。”
心在哪里,你的命运就在哪里——不论你们今后遇到怎样的困难、怎样的逆境、怎样的迷惘,都要相信这句至理名言。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到有用的资源、美好的事物以及幸福的生活。
爱就是一种循环
爱,给予别人,不见得有直接的回报,但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身上。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考虑爱护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爱护。
有一所学校,我们要就读一生;有一门功课,要陪伴我们一生。这所学校叫社会,这门功课叫爱心。“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度不善之人。”爱心是人生的根,根深才能叶茂。也许爱心无法使你在世俗的意义上获得更多,但她能给你良好的食欲、安稳的睡眠和如花的笑靥,难道这还不够吗?
从前有个人,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使尽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汲水器,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这壶水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壶塞,果然里面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能暂保自己的性命。他权衡良久,忽然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真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他把水壶装满,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2003年春季,我国不幸遭遇非典,疫情出现后,一位香港母亲送两个孩子到英国上学。孩子要被送走先隔离10天,她很难过。但她说:“我的孩子为此很烦恼,但不管怎样,我认为这对学校好,也对学校其他学生好。”
而把非典传染给英国第6例患者的那位香港商人,3月30日从香港飞到慕尼黑,再从慕尼黑飞到巴塞罗那,在那里他已出现了非典症状,但他为了生意,接着再飞法兰克福,直到4月5日才飞回香港入院治疗。现在,香港当局不得不全球通报,呼吁他乘坐的7个航班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都赶快与医生联系,留意身体状况有无变化。
非典时期,曾经有很多人嘲笑香港人戴口罩是过度紧张,但香港人说,第一,我戴不戴口罩,关你什么事?第二,我戴上口罩,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
有一回,日本歌舞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鞋带子松了。”
他回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又弄松了。
显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了,来表达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劳。演戏能细腻到这样,确实说明勘弥具有我们影视明星不具有的泰斗素质。
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亲眼看见了这一幕,戏演完后,他问勘弥:“您该当场教那位门生,他还不懂演戏的真谛。”
勘弥答道:“别人的亲切必须坦率接受,要教那位门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要紧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亲切,并给予回报。”
爱,是一种循环。爱,给予别人,不见得有直接的回报,但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身上。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考虑爱护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爱护。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有个人一天出门办事,在一个路口碰上了堵车,耽误了半天才过去。其实当时车并不算多,只因为那儿的红绿灯坏了,人们便互不相让,争着往前开,结果许多车横在路中间,弄得谁都过不去。当时如果大家都能相互让一下,可能早就都过去了,不至于堵半天。坐在车里看着人们一个个怒目相向,互不相让的样子,想到以前看到的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曾和上帝谈论天堂与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的房间。每个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说。他们进入另一个房间,它和第一个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很愉快。因为他们互相用自己的汤匙舀肉去喂对方。
因为自私,人们不肯帮助别人,不肯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一丁点利益,结果却是害人不利己,自己却失去的更多。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为别人而付出的同时,快乐和富裕便会进入你的心中,相反,如果困守在自设的真空中,不肯接受也不愿意付出,那很有可能使自己窒息,很有可能像地狱的人们一样,守着食物饿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只蚂蚁正在外面闲逛,忽然一阵强风把它从地上卷了起来,吹到池塘里面去了,蚂蚁因为不会游泳,只能在水里奋力挣扎并大喊救命。
结果,一只鸽子正好经过池塘,听到有人喊:“救命啊!救命啊!”
鸽子停下来找,听声音从来哪来的。在水池中挣扎的蚂蚁看见了鸽子,便拼命喊道:“我在池塘里,快救命啊!”
鸽子看到池塘中快被淹死的蚂蚁,赶忙叼了一片树叶丢到了池塘中。
快被淹死的蚂蚁使尽全身力气,好不容易才爬上了树叶,然后随着树叶慢慢地漂到池塘边,这才算是捡回一条命。蚂蚁心存感激地对鸽子说道:“谢谢你救了我,我一定不会忘记你!”
过了很久,一天蚂蚁正在外面寻找食物,突然看见森林里一个猎人正在用枪瞄准树上的一个小鸽子。它仔细一看,正是曾经救过自己的那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