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山东巡抚邱德祖,生死不明,不知下落。
韩烈又准备率军追击建奴,这个时候山东局面不稳定。
确实需要一个朝廷大员来坐镇。
曾樱身为登莱巡抚,由他来主持山东大局,显然是再好不过。
安排好出兵之事,韩烈和杨衍,在郭虎,陈长林率领的亲卫队跟随下,策马飞奔,回到济南城。
在北门下相迎的齐翼龙,见到韩烈和杨衍回来,上前行礼之下说道。
“二位将军,曾军门率领的万余人马,在南门外驻扎。”
“立即去见曾军门。”韩烈没有迟疑,当即穿城而过,来到南门外。
登莱巡抚曾樱,字仲含,江西吉安府人。
大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高中进士。后历任工部主事、郎中,常州知府等官职。
于崇祯十四年(1641)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登莱。
曾樱为官清廉,不阿附党羽,任职所到之地,皆有官声。
自去年巡抚登莱以来,他励精图治,打击豪强,整顿卫所,短短一年多时间,便让登莱吏治和军队,不由焕然一新。
这次建奴入侵山东,山东巡抚治下各府州,相继失守。
唯有登莱二府,在曾樱率领的军民抵抗下,得以保全。
已经六十岁的曾樱,虽然两鬓斑白,但却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头戴乌纱帽,身穿绯红补子官袍的他,丝毫没有官架子,面带微笑,和蔼可亲。
“下官山东镇参将杨衍,泰安守备韩烈,参见军门大人。”
杨衍和韩烈来到曾樱门前时,一身戎装的二人,拱手行了一个军礼。
“二位将军快快请起。”
曾樱这时,已经知道韩烈和杨衍,率领的兵马,不但歼灭数万建奴,还保住了兖州,并收复了济南府。
对于二人建立的功绩,曾樱也是大为惊叹。
如今见到二人如此年轻,他也不由感慨的道。
“真乃少年英才啊!”
杨衍如今也就三十一岁,韩烈如今更是只有二十二岁。
对于已经六十一岁的曾樱来说,二人可不是年轻嘛。
三人入帐叙话之后,韩烈慷慨陈词道。
“军门大人,建奴鞑子,杀我百姓,毁我家园,此乃血海深仇,如今建奴仓惶北退,正是乘胜追击的时机。”
“正所谓寇可往,吾亦可往也。”
“卑职与杨参将,聚拢雄兵五万,准备渡过黄河,收复临清关,德州,追击建奴鞑子,一雪前耻,入京勤王。”
“山东留守安抚百姓之事,只能仰仗曾大人了。”
“至于如何上报军功,陈词收复失地一事,全凭曾大人做主。”
韩烈这话一出,曾樱也不由,对韩烈刮目相看了起来。
“韩守备,报国之心,让人振奋。”
曾樱赞誉之余,颔首笑道:“老夫垂垂老矣,大明的江山,还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来守护。”
“二位将军只管领兵北上,善后请功之事,一切交由本抚。”
曾樱对于韩烈,杨衍两个后辈,也是欣赏有加。
韩烈,杨衍二人,率军打败建奴,收复济南府,迫使建奴北逃,这份大功,他虽然没有参与。
但只要据实汇报上去,凭借镇守登莱二府,收复青州的功劳,他曾樱的功绩,也足以在皇帝面前露脸了。
拜见完曾樱,韩烈下令齐翼龙,率领后军人马,一起撤出济南城,把城池让给了曾樱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