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辅公佑反
有文静在,根本不需要文林带领她们去玩,不过他还是跟了过去,落在后面陪着李秀宁。
“万春命很苦,生下她没多久就去了,我母亲扶养的她,后来我母亲也走了。那时候父皇长年在外,家里冷冷清清的。”李秀宁回忆着说道。
文林作为一个老实的听众,安安静静的听着。
“这次父皇赐婚芮国公豆卢宽之子豆卢怀让,她心情不好,所以来散散心。”李秀宁继续说道。
虽然以前李渊长年在外,不过他毕竟是勋贵,还是皇亲国戚,家里生活条件想必不差,万春公主唯一缺失的,可能就是父母的关爱,现在李渊要把她嫁给国公的儿子,这也没啥吧?至少比和亲强多了,文林无法理解,她哪里来的心情不好。不过这种事情,只能想想。
“嗯嗯,公主放心,我们一定让万春公主,玩得开开心心。”文林连连点头说道。
“不用你陪,你整顿一下人手,准备跟我出征。”李秀宁摇摇头说道。
“又要打仗了吗?”文林脸色微微一变,惊讶的问道。
“一直就没有太平过,你到是好,躲在山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上个月突厥颉利可汗寇朔州,父皇派了太子及秦王屯兵并州;北方还没有结果,东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祏据丹阳造反,僭称宋王。我想领兵前去平乱。”李秀宁讲解道。
“辅公佑反了!”
“不错。”
“杜伏威不是在长安吗,辅公佑居然反了。”文林以前,也就知道窦建德,王世充,杜伏威,还是看影视中的,至于辅公佑这些就不知道了。
前一段时间王绩,卢仁朂和他闲聊过隋末这些反叛势力,到是听到提了一嘴,据说这辅公佑和杜伏威是好友,只不过推测辅公佑可能被杜伏威猜忌,所以只给了一些没有实权的官职,军队一直掌握在他的亲信之中。
“哼!正因为杜伏威来了长安,辅公佑才想自己掌权,假借杜伏威之名,那是因为他自己名望不够。”李秀宁冷哼一声说道。
“辅公佑势力应该不大吧?这也要劳公主伱亲征?”文林不解的问道。
“说不大也不小,关键这到处缺人啊,三月的时候,洪州总管张善安就反了,四月份张善安攻陷孙州,捉住总管王戎后撤军,朝廷调动军队,还没有平叛,辅公佑也反了,麻烦就有些大了。”李秀宁苦恼的说道。
文林这才明白,原来不止一个地方出了乱子,其实这也正常,李渊起家顺利,很快征服关中,打下南方,河北河南,看上去一统中原,但是征服的这些地方,所任用的官员大多数是以前敌对势力投降的人,一有机会,就想割据一方。
主要是隋末造反的人太多了,几十个势力前赴后继,称王称帝的不少,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很多人也想试一试自己当皇帝。
“唉!人心不足啊!”文林摇头感叹,他很明白,受制于资讯和眼界,很多人都有坐井观天的局限性。
有句话不是说嘛,有钱人的世界,你想象不到,以自己的思维和地位,去猜测比自己更好的人,那是猜不到的。
很多人觉得,别人背几万的包,带几十万的表,开几百万的车,感觉是炫富。其实别人只是正常消费而已,就像普通人买水果一样,很平常的事情。
这些小地方的官员也一样,觉得自己能拉起几万人来,就能割据一方。
这就是目光和格局,同时也是自身能力的不足,考虑不全面,或者一时热血上头,冲动之下,举旗造反。
等到开干之后,这才发现骑虎难下,造反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想要退缩都不可能,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干了。
“你到是知足常乐。”
“嘿嘿,小富即安,住在山里,无忧无虑的,哪点不好。”文林笑着说道。
“可惜我做不到啊!这华丽的别院,也只能偶尔住一下。”李秀宁感叹道。
“大唐人才济济,不需要公主你亲征吧?辅公佑,张善安不过是秋后蚂蚱,蹦哒不了几天。”文林说道。
虽然他不知道过程,但是他知道大唐最后稳定了下来,所以这些人注定要失败的。
如今中原大势力已经灭了,人才汇聚到朝廷,能征善战的不少,尤其是李世民,李靖,现在还叫李世绩的徐茂公,在他心目中份量太重,文林相信他们任何一个人出手,都能镇压下去。
“我已经决定了,只等父皇下旨,你们准备一下吧。”李秀宁摇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