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猎艳大唐公主 > 第180章 村子的发展问题(第1页)

第180章 村子的发展问题(第1页)

第180章村子的发展问题

回到村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育儿所,

随处可见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关键这些女人,还背着或者抱着一个婴儿。

“啧啧!这些家伙,还真够努力啊!”文林感叹道。

“一年时间,增添六千婴儿,恐怕都快要赶上长安城了。”马周目光古怪的看向文林。

也只有这个家伙,敢让普通百姓,娶两个女人,虽然是拖家带口的寡妇。

也只有这里,百姓生活无忧,不担心饿肚子,可以放心的生娃,这也是村里百姓觉得幸福的地方。

“不行啊,必须得控制一下。”文林有些苦恼的说道。

“为什么?”马周不解的问道,在他看来,增加人口可是好事。

“年轻人没事,年龄大了,属于高龄产妇,生孩子会有很大的危险。”

跟着文林的目光,马周看到了几个大肚子的中年妇女。

“还有这种说法吗?”

“是啊!三十五以上,就属于高龄产妇。”文林点点头说道。

“嗯,回头我让人宣传一下,不过还得以你的名义。”

马周很清楚,文林在村里的地位,包括元从军,现在没人不佩服拥护文林的。

“行!趁着冬天没事,宣传一下吧,不然我担心过了冬天,又多一群大肚婆。”文林点点头。

“大肚子太多,明年的土地,恐怕种不过来。”马周担忧的说道。这是他通过估算得出的答案,主要是山里开荒出来的山头太多了,不是每一座山头都适合种地,距离拉得就有些开。

“我这次回来,主要也是解决这个问题。”

“你有办法了!”马周惊喜的问道。

“人少就只能在器械上弥补,闲暇之时,我又弄了两种器械,可以帮助种地。”文林点头说道。

文林虽然不懂复杂的机械,不过见识在那里放着,慢慢回忆,一些见过的东西,就出现在脑海。

带着马周回到自己家里,院子里摆着一堆木头,还有十名工匠,这十个人是他通过阎立本,从匠作监借来的,技术相当的好。主要是文林担心村里那些二把刀,弄起来太慢。

把村里的木匠也叫了十人过来学习,一大群人把院子都挤满了,好在外面空旷,一样可以干活。

文林要做的是手摇式滚筒打谷机,当然!也可以打麦子。结构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圆筒,在上面固定密密麻麻的铁圈,转动圆筒的时候,就能把谷粒脱下来。

简单的机械,但是效果非常好,比起以前人工用手摔打,至少强十倍。

手摇式滚筒打谷机,只是其一,这玩意村里的工匠,也能制作,主要是风车,这玩意技术含量要高不少,而且文林只知道一个轮廓,其它的地方,需要工匠来完善。

全木头做成的风车,手摇转动一个风扇叶子,利用风力,稻谷和小麦从斗里放下,就能把空壳吹干净,粮食就能直接收进仓库。

有这群技术高的工匠,村里的播种机,也被他们结合耧车,进行了改良。

村里如今不缺牲口,所以可以多使用牲口带动的器械,可以减少人手不足的困扰。

因为牲口增多,村里本身就制作了一些石磨,石碾子,这些东西也能减少人工。

文林需要工匠给村里制作一个榨油作坊,毕竟现在山里人多,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个人慢慢的弄。

山里不缺少桐树,开荒的时候,除了干果,保留的另外两种树,就是桐树和棕树。

桐树果可以榨油,桐油用来照明,或者卖给官府;棕树叶可以制作蓑衣,可以说是最好的防雨用具,花苞可以食用。

不止是制作蓑衣,文林知道,还能制作棕垫,不过北方没有棕树,也只有秦岭这一带还有,所以棕垫暂时不用想了。

建立榨油作坊,一来是可以榨菜籽油,用来食用,二来就是榨桐油,桐油不但可以照明,油渣可是非常好的肥料,用了油渣的地,收成能增加一成,尤其是在这个没有化肥的年代。

大家都可以早点睡,所以桐果都没去捡,完全浪费了,建立一个作坊,可以说一举两得。

小黑不缺吃的,已经忘了冬眠的事情,仗着毛厚,在雪地里跑来跑去。

文静正在堆雪人,见到文林,立即露出甜甜的笑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