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主战派略胜一筹。
让大军既不投降也不进攻,维持原状,时不时打一场小仗。等到东方帝国,北方的玉米和南方的红薯丰收时,再大举进攻,夺取他们的粮食。
只要抢到了玉米和红薯,还愁不会种吗?
这算盘打的好!
边关,东方璟营帐。
“报,主帅。北军又进攻了。”
“对方多少人。”
“目测不超过五千人。”
“让陆将军前去应战。”
“是。”
东方锦在营帐底走来走去,这次竟然失策了。
本来以为抛出这样大的橄榄枝,北国国君说什么都会接住的。
现在竟然一点收兵休战的迹象都没有,看来北国朝堂上的人还没有饿怕。
也得出了北国朝堂上的人脑子不太灵光。
“修一,召集各部将,到议事营帐。”
既然和不了,那就战。
东方璟和各部将在议事营帐商讨战略决策,这一次东方璟决定主动出击。
东方璟写了一封急件回京让皇上抽调军队,再派十万人过来。
又写了一封战书,下到北军营帐。
东方璟大刀阔斧安排下去。决定要让北军尝一尝什么叫做釜底抽薪(这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张将军听令。”
“末将在。”
“明日你带五万大军在西坡正面迎战。”
“于少将听令。”
“臣在。”
“你带上五千骑兵在羊肠涯等候,等北军进入,从他们背后包抄。”
“牛将军听令。”
“末将在。”
“你带以三队骑兵,在大军后面伺机行动。”
“余下的人由陆将军统领,守在大本营。”
“是!”
第二天天还没亮,军营里就响起了集合的号角,所有人都井然有序地站到各自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