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的才子刘尚,户州的画师倪之清,书法名人欧阳伏,号称“琴王”的薛琪等二十来人,都是当朝有名的人物,文者多才,才者多傲,清高也是难免,所谓雅仕,好像天生喜欢躲着官场子里的人。
主宴席上,降雪芜神色自若,品酒品菜,他仍是雪衣在身,高挂的喜庆灯笼,在他身上洒下繁华胭色,映照他一脸的无瑕。
不久之后,王肃之妻出宴坐于首席。
她自称慧嫌,徐娘半老,风韵尤存,半抹笑意仿佛水般,柔意四浅。
刘尚笑道,“王先生与夫人感情甚好,真是羡煞旁人。”
“哈……可不是。”欧阳伏饮上一杯佳酿,他已过四十,但看似不过而立,眉间略有书韵,“先生的衣冠皆是出自夫人的巧手。”
王肃捋了捋胡子,含蓄的笑。
此时薛琪说道,“文人雅士齐集,我献丑弹上一曲,先贺夫人的大寿。”
薛琪号称琴王,因其藏琴无数,从松木至檀陈,由绿绮至九霄环佩,尽在薛府。也难怪薛琪爱琴,他的祖先本是制琴之人。到了薛琪,他更是爱琴笃深,不仅收藏名琴无数,自己更是亲自学琴。
挑弦拨刺,音晕卓然,乃是《鹤丰吉歌》。
降雪芜心情似是不错,望了眼炎夕,脸上露出少有的悦色。他漂亮的指尖,轻浅的随乐打起拍子。
炎夕倾听琴音,扬唇想道,这琴声也算不错,是百凿而来。
薛琪单手执琴,端坐,眼中带有珠玉清波,似是与琴融合,月光流在琴弦上,随音轻跳,又泻在纳音处,连同琴身的凤沼,琴音透澈,幽然余玄不止。
主宴上的贵客莫不侧耳静听,偶尔碰杯,交目。
余音绕梁不去。白鸽伫在瓦檐,清叫几声,也甚是满足。
刘尚道,“薛琪自谦了,琴音妙如天籁,非凡品啊。你手中这把琴莫非是绿绮?”
“这把不是绿绮,不过是普通的木琴。”薛琪抱琴,席地而坐,眸底闪过黯色,“苦练得技,终不得灵。瑶琴先生过世,此后,我拜何人为师?”
欧阳伏说,“文人总有憾事,薛琪有憾,我亦也有。”
薛琪了然一笑,“书法中以窦大夫的柔体最为出色,如今尚有窦清可与你切磋,你何来寂寞?”
慧谦和悦的问,“薛先生,瑶琴先生可有弟子?”
“瑶琴先生只有两个徒弟……”薛琪抚琴叹道,“数年前我有幸听得陆元的琴音,才知何谓神乐,我引来的是白鸽,他引的可是仙鹤。其实绿绮是好琴,但我最钟爱的是春雷,伏曦连珠,成双成对,如同爱侣。陆元曾提及一首曲子,我后来将家中祖传的两把春雷琴赠给他,只盼他日听一曲两两相奏的《别辞》。可惜陆元后来为国捐躯,殇王一战后,我遍朝也寻不到刘薇。”
眼前这俊雅公子,还不知刘薇已不在,炎夕指尖颤动,遥视残月,天下第一琴再无人能弹得出,孙翼临去前,将春雷琴交还给她。单留的连珠辗转再三,又回到她的手里。
倪之清缓缓起身,缨带一甩,顿首拜了拜降雪芜,“看来还是我最幸运,我于数月前曾见过降公子的画作,真是鬼斧神工,无人可极,我有一个请求,降公子可否将那幅画赠给我?”
“有这等事?”刘尚打量着眼前俊美的白衣公子,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初头,但神色淡定,胸臆的才华似不见底。
倪之清一向谦然,所谓君子贤士,妒,不如相知。
炎夕低语,“雪芜,我怎么不知你会画画?”
降雪芜看了炎夕一眼,随后,淡然对倪之清说,“不敢当。倪公子若是喜欢,改日我再画一幅。今日是夫人的大寿,还是以夫人为主。”
慧谦夫人仔细端详着降雪芜,笑意染上唇侧,对炎夕说,“这位姑娘,你送的绸子我很喜欢。”
炎夕有礼的回以一记笑。
-----------
贺礼多为娴雅之作,却是金银无可比拟的贵重。珠宝可买山楼玉宇,却不能留洞庭小川的美致。
偶有闲聊,有人提起户州的大案,倪之清身在户州,便提及此事,“崔延年死前的一个月,我曾受邀入府为一位赵大人作画。”
“作了何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