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青说:"那不就是你的亲弟?那敢情好呀,亲上加亲,以后这也是我们的家了。"
一凡觉得陈艳青说这话有点厚颜无耻,也就没去接她的话,陶婶听后就乐开了花,她说:"你们能把这当家看那太好了,以后再也不会留我一个老太婆在家了,看现在这样才象个温馨的家。"
晚上,一凡三人住在陶婶特意留给他们的房间,她说你们要常来,这房间就是留给你们的,旁边那小房间是留给乖孙女依晨的。
陶婶爱热闹,也爱亲情,白天没事也常去秦校长家,两姑嫂关系特好,有说不完的话,陪上嫂子半天,然后回家做饭,等着陶叔和陶晶回来。
一凡躺在床上想,家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有爸妈的地方才是家,有人说有爱人的地方就是家,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更不是一座空空的住宅,没有人气的住宅终将体会不到一个家真正的温馨。
人才是社会的主体,一个家没有人是孤独的,即使再富有,没有精神作支撑,那也是贫穷的富有,即使再贫穷,家中人气旺,大家互相关心,劲往一处使,这就是富有的贫穷。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多少人享受不到天伦之乐,膝下之欢,生活是好了,但精神异常的空虚,这就是一凡为什么不带陈艳青来东莞生活,而让她和依晨陪伴养父母在一起的原因,养父母自从有了自己以后,乃至后来娶陈艳青,再生下小依晨,他们的精神面貌完全改变,成天乐呵呵,生活也就有了奔头,有了希望,他们甚至会因为依晨打烂一只碗而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小孩的家庭是枯燥的,泛味的,成天几个成年人坐在一起,没有一点生气,就如甄珏一样,她的家公家婆为什么会逼她在家公七十岁生日之前一定要她怀上小孩,否则扫地出门,甄珏也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要一凡借种给她,无论如何要怀上小孩。
一凡曾听说过潮汕地区的人,即使再苦再累都要生下四五个小孩,有人才有社会,才有江湖,留一堆兄弟姐妹给后辈就是最大的财富,通观大部分家族,也是有众多兄弟姐妹的人才富得长久,兄弟姐妹一多必然就会出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会带着这份血脉亲情领导大家共同富裕。
老话说得好,一堆芋头乱笼笼,总有一个好做种,这就是概率问题,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没出息,自己的下辈子就满盘皆输,如果有两个、三个四个,总有一个有能力的。
一凡准备让陈艳青卸下节育环的念头再一次袭来,而且这次尤其强烈。
第二天起来,一凡就跟陈艳青说了这事,她也有这种想法。
其实陈艳青也不是傻子,在听到姐姐陈艳红说一凡在外有很多女人之后也反复考虑过这事,她把一凡在外拈花惹草的行为归结为自己没给一凡生下一个"带把的",所以一凡才会觉得没希望,才会在外寻找代孕的人。
陈艳青根本也不知道,一凡现在已经出生的儿子就跟梁丽雅有一个张梁,还有一个跟邬倩一起的,另外己经确定性别的丁爱玲怀的,还有两个还不能确定是男是女的麦小宁肚子里的和梁丽雅第二次怀的。
一凡准备去找夏妮帮忙,带陈艳青去莞城医生卸下她身上的节育环,大不了夏妮不帮忙就直接找范主任或张院长,反正这个计划要近期完成,让养父母再一次看到希望。
吃过早餐后,一凡没带陈艳青和依晨去公司,听从陶婶的意见,让她们在这住几天。
一凡要准备第二天开工的事,也没时间陪老婆和女儿。
一凡去公司的途中去了万江那房里,坐了有一个多小时,看看麦小宁的情况,答应麦叔说的"中午来吃午饭"。
回到公司差不多是上午十点钟,公司陆续有人回来了,也渐渐地热闹了起来。
喜欢道医打工仔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道医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