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很快就爆发了!
延和三年夏六月十八,第一支疏勒军队于当天黄昏时分,渡过红水(克孜勒苏河),进入大宛境内。
旋即直扑大宛东部边境最重要的战略要地——红河山口。
在经过简单的战斗后,疏勒军队击溃了驻守当地的数,匈奴人也好,乌孙人也罢,他们的想法战略与虚实,现在都已经暴露在了汉家面前。
“回禀将军,根据情报,匈奴乌孙应该都已经打进大宛了!”常惠道:“下官来此,就是来向将军汇报匈奴乌孙的兵力部署情况的”
说着,常惠便将一份文书递给张越。
张越拿在手里,看了一遍,就笑了起来:“西域诸国殴打小朋友到还是很上心的嘛!”
根据常惠在文书中汇总的情报,西域三十六国,这次派兵参与匈奴西征的足有二十余国。
剩下的,也都派了民夫奴隶,出了物资粮食支持。
像是莎车疏勒尉头这样过去在汉匈战争里,以磨洋工著称的王国,此番更是几乎倾巢而出。
特别是疏勒,居然出兵一万三千余人,让张越都有些刮目相看——这西域的韭菜,匈奴人割的不彻底啊!
若他们割的狠一点,那疏勒那里还能一口气拉出上万大军?
不过
这疏勒人恐怕也要自作自受了。
这次他们出兵一万三千余,现在匈奴人没有说什么,但将来可就未必了!
即使匈奴人大度,不计较这个事情。
张越也会想办法让匈奴人来计较这个事情的。
不然岂不是白瞎了战国纵横家们的教育?
“将军,都护命我前来请示您——大宛,我们就真的坐视不管了?”常惠试探着问道。
“怎么可能呢?”张越笑了起来:“自古以来,王者伐无道,拯溺民,从来久矣!”
“仁,王之德,天子之道也!”
“吾受天子诏,为陛下守边,自当秉天子之德,播中国之政于远方!”
张越说到这里,嘴角微微翘起来,脸上更是一副悲天悯人的圣人模样,感慨着道:“今宛王虽无道,失其信义,背主谋叛,其罪大焉!然其民何辜?”
“吾实不忍,大宛之民,受刀兵之戮,被水火之灾也!”
“续将军”张越看向续相如,对其道:“传本将命令,立刻遣使告匈奴主乌孙昆莫,曰:中国素尚君子仁义之风,所谓君子,谓之有仁心哉!故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今贵国将兵欲伐大宛,吾国不愿干涉,然则,兵戈之间,难免伤及妇孺,水火之中,不免殃及无辜,吾国独念生民之艰,百姓之苦,乃告贵国:万请持之以君子之风,行之以先贤之道,以仁义之师而自省,以不重伤不擒二毛为要!”
续相如听着,眼睛都瞪了起来,不免疑虑着道:“将军,他们会听您的吗?”
“照做就是了”张越轻轻笑着:“至于他们听不听,那是他们的事情”
一个真正的帝国主义者,自然要学会双重标准,还得又当又立,宛如白莲花。
更重要的是——得学会强行将自己的规则标准,强加给其他人遵守!
你不遵守就打你!
而且是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的打你!
未来史书上,谁见这一段,不得赞一句大汉王者之风,仁义之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