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谍色生香广播剧双男主(郑鸿业)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我母亲是苏州人,我也是在上海长大的……” 白兰忙说。

“是吗?”惠子夫人有些夸张地说,然后用上海话和白兰你侬我侬起来。

后来白兰感慨,想不到惠子夫人对上海的感情比她还要深,说起上海的生活是眉飞色舞的。但惠子夫人毕竟是日本人,她再喜欢上海,也是中国的上海,不是日本的上海。现在日本人占了上海,惠子夫人的喜欢就有一些挑衅的意味。

丁香也是这样的想法。不过她没去过上海,上海的生活离她很遥远,也提不起她的兴致,听到那些地名是云里雾里,分不清东南西北的。

但上海也并非与她完全无关,至少,姚力在那里。

丁香低头看着戒指出神,没注意李道铭的眼光也在上面溜来溜去。

“这场战争将如何结束?”白兰又问了第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惠子夫人想了一下说,“我曾经采访过汪先生,也就是汪兆铭。他一向认为,中日两国,战则两伤,和则共存。可惜没有多少人能参透他的话。而且,现在这局面,再说这话也不合时宜。现时中国的局面,倒像是南宋一样。只是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这话说得很圆滑,连白兰都听得出,无论怎么样的结局都跳不出这个窠臼。

“冒昧地问一下,”白兰的第四个问题是私人问题,“夫人,您还会不会再谈感情的事?如果会,您会选择怎么样的男人?有可能是中国人吗?”

这个问题让惠子夫人高兴起来,一直有些严肃的脸也笑出了皱纹。

“我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我的生活充满了刺激。也可以说,我是个喜新厌旧的女人。我最欣赏的是武则天,因为她有许多男宠……”她大笑起来,“我不会选择平庸的男人。若要说标准,李君这样的人就很合适,他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女人着迷……”

惠子夫人为自己的话感到得意,看着李道铭,好像很有趣的样子。李道铭有些尴尬,在这个女人面前,越解释越会招来炮轰,只有笑笑而已。

接下来都是些女性女权的话题,白兰和惠子夫人热烈地讨论起来,丁香借机告退。李道铭看着丁香的背影,忽然感到有些无聊。如果惠子夫人今晚再提出要到她那里“坐坐”的话,他该拿什么理由回绝她幽怨的目光?

采访结束,李道铭叫一辆人力车送惠子夫人回饭店,一路上默不作声。忽然惠子夫人“扑哧”一声笑出来。李道铭依旧不做声。过一会儿,她又“扑哧”笑一声。李道铭只好问她笑什么。

“今天晚上很有意思。”惠子夫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台词多的却不一定是主角。”

李道铭只“哦”一声,也不问为什么。

“她确实很迷人。”她自顾自地说,“她不用说话就把男主角的魂勾走了。你知道我指的是哪个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白太太一家,打牌(23)

“白兰小姐?”

“你倒是会装糊涂……”她叹一口气,也不说了。

一会儿就回到乐群社饭店。惠子夫人说明天要走了,有礼物要送他。李道铭说谢谢。她又说礼物在房间里。他犹豫一下,就说在楼下等她。

“那你就等着吧!”惠子夫人悻悻地说,径自上了楼。

李道铭先是在门厅的沙发上坐着,后来又在门口走来走去。等了一刻钟,他大步离开,没有回头。

丁香每天看报,关注广州何时能收复。但从前线的报道来看,似乎是遥遥无期。报纸上大多是“转进”的消息,其实就是败退的意思,记者创造了许多新词,以免过分刺激政府和民众的神经。

三次长沙会战后,战局似乎僵持下来了。报纸开始鼓吹开辟敌后根据地,到敌人后方进行游击战。日军也不急于四处推进,只忙着在沦陷区的乡下山区扫荡。

汪伪政府宣布“国府还都”后,鼓吹“和平建国”,招来各方声讨。丁香从报纸看到这些消息。她本是不关心这些政治的,只是想,会不会在报上看见父亲的名字?

有一天还真的让她看见了。父亲从广州跑去南京,在伪政府里担任文化官员,到上海办杂志鼓吹和平运动。她对父亲彻底绝望了。

占领南宁的日军退了,让桂林人稍微松一口气。桂林的难民日渐增多,据政府统计,居民已经有四十万人,相比战前的七八万人,桂林变得更加拥挤。

空袭虽然依旧频繁,那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痛哭声,却让人日渐麻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