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马永贞层层阻击步步南撤的方案,就算大军能顺利撤回到襄阳,也必定伤亡过半,甚至可能被机动力比较强的清军围住,致使全军覆没。
他匆匆找到高一功说道:“一功,这样撤不行,必须通知马都督改变撤军方案。”
高一功刚刚从城头下来,拿着一个水瓢猛灌清水,“补之有什么想法?”
李过说道:“一功请看,这西面是伏牛山脉,东面是桐柏山脉,裕州就处于两道山脉交界处,咱们如果是按计划向南撤,从这里到襄阳几百里地,再也无险可守,敌军骑兵多,在平原上咱们跑不过人家。所以,绝不能往南撤。”
高一功一想,确实有理,不禁问道:“补之以为当向何处撤,咱们可没多少粮草了。”
“正是因为咱们粮草不多,才更不能往南撤,否则一但被清军拖住,粮草不继,几万大军将不战自溃,往东,只能往东撤。”
“往东?”高一功蹙起眉头来,往东是桐柏山脉,退入山区后需要可以抵消清军骑兵的优势,但在路程既远,又难以得到补给,同样可能会有很多士兵饿死。
李过知道高一功在想什么,他接着说道:“只能如此,到时候断后的军队尽可能多带战马,让士兵轮流骑乘,一来可加快行军速度,二来进入桐柏山脉之后,可用战马充军粮,唯有如此,阻敌大军才可能沿着山区撤回到襄阳,否则阻敌大军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李过当初之所以能成为李自成的第一顺位继承人,除了他是李自成的侄子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得到大顺军的认可。
之前他在虎牢关一直想保存实力,消极怠战,所以显得有些无能,实际上他的军事才能绝对不差,从他想出的这个撤退计划就可以看出来。
高一功听后,也认为这样比直接南撤好得多,便派信使赶往西面的万重山并报马永贞。
马永贞正带着六千人马依山阻击螯拜和姜瓖,信使报来李过的撤退计划后,他立即同意了,李过的计划实际上是以马换人,战马虽然宝贵,但又怎么能和人相比。
马永贞一面派人回复高一功与李过,一面紧急调集战马,并将副将赵坚找来,对他说道:“万重山就交给你了,到时这几千人马不能再往南撤,所以本帅不能再在这里,必须赶回襄阳指挥城防战。你再阻敌两日,便带着兄弟们沿山间往东撤,到裕州与高一功汇合后,一起撤入东面的桐柏山。”
赵坚自从在荆门归附秦牧之后,一直很得重用。
马永贞并非怯战先逃,而是计划改变后他必须先赶回襄阳主持战事,赵坚自然没有二话说,一口答应下来。
赵坚是难得的悍将,马永贞也很放心,将万重山防线交给赵坚后,马永贞带着五百骑兵急急往襄阳赶。
现在十万百姓已经渡过白河西岸,离襄阳还有一百多里路程,至少还需要四天时间才能安全到达襄阳。
而清军攻势太过猛烈,万山重和裕州都不可能再坚守四天了,否则将没有余力突入桐柏山。
所以马永贞必须要赶回新野,凭借白河再挡住清军一日,加上清军南下总要消耗一两日间,这样就足够让百姓撤到襄阳了。
这次没能守住洛阳,马永贞感觉十分遗憾,若是能守住洛阳,就可以和四川夹击关中了,现在关中的何洛会还陷在民乱之中难以自拔,若是能与四川加以夹击,几乎可以肯定,何洛会根本守不住关中,而一但拿下关中,清军就更没有希望夺取洛阳了。
可惜啊,这次洛阳失守,不是秦军战力的问题,主要是粮草武器补给跟不上,否则据关而守,清军想夺回洛阳没那么容易。
马永贞一边纵马飞驰,一边考虑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想到夹击关中之事,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当即下令道:“快传我命令,让凌战率五千人马西去郧阳,无论如何要守住郧阳。”
“喏!”
传令兵接令之后,飞驰而去,马永贞又趁休息的间隙,给秦牧上了一道奏表,奏请秦牧下令四川的李定国兵出剑门,攻打汉中。而这也是为什么他派凌战前往郧阳的原因。
实际上郧阳也有道路通往关中,这样一来,同样可与四川对关中形成夹击之势,就算不能夺取关中,至少也能支持一下关中的义军,另外就是分散清军的精力,让清军无法集中兵力攻打襄阳。
指挥军队作战,就必须有走一步看三步的战略眼光,从这一点上来说,马永贞已不失为将帅之才。(未完待续……)
第361章 赶赴江阴
******
要建一座皇宫,绝不是把宫殿建得高大宏伟一点就行。它有太多的讲究,大到每座宫殿的形状、分布的位置、长宽的尺寸;小到屋顶雕饰、琉璃瓦的颜色,地砖的数目,都有严格讲究。
特别是前朝的三大殿尤为重要,象金銮大殿必须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而且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国家政权至高无上。
黄振林根据《周礼。考工记》、《礼记》、《易经》等古籍所记载,详加考究,与工部的的官员和大匠一起,日夜赶工设计。
除了宫城的设计外,黄振林还从军事角度向秦牧进言:“太平门扼要钟山,控制北郊,此地自六朝以来,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钟山是蟠龙,太平门东侧因处于龙脖子上,不能开凿护城河,是整个京城防御最薄弱的地方,臣建议在太平门外修筑两个要塞,扼守太平门,以增强太平门的防御能力。”
刘猛之前选择攻打太平门,正是因为太平门没有护城河,防御最为薄弱的原因,因此黄振林提出在太平门外加建要塞,立即就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同意。
宫城还没开建,太平门外的要塞就先开建了。
历场大战,前后俘虏了十多万敌军,这回可派上用场了。
秦牧下令将所有俘虏押到金陵,供工部役用,如此可省得向百姓征劳役,还可以为户部省下一大笔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