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相伴多年的紫英姑姑知道,太后娘娘的决心缘何,她也并未劝阻。只是低声提醒道:“太后娘娘,前边有积水,您小心一些。”
纵是打着四十八骨紫竹伞,可仍有丝丝缕缕的雨水斜飘拂面而来。落在柳太后的脸上,激起一阵轻寒,可她的心火却依旧炙热难歇。
她前日在宫道上偶遇摄政王,这位向来冷清寡言的小叔子,却忽令意外开口,要与她一叙。
柳太后原以为,摄政王是要提及铎儿功课之事。毕竟如今幼帝的课业完全是归摄政王在管。
而她向来秉持妇德,奉行后宫不干政务,与母家亦往来甚少,极力杜绝外戚专权之事。又因着敬宗对沈约的信任,夫唱妇随,她对摄政王也并无任何偏见。
毕竟无论是当初睿宗传位之时,还是如今太上皇中毒,改朝换代之际,摄政王都有许多机会登临帝位。可他却仿佛淡薄功名,对于黎明苍生,更多也只是一种身在其位的无可奈何。
此人向来作风冷清,连女色都不沾染分毫。在柳太后看来,实在有些神秘。
可摄政王似乎却当真只是无事漫谈。那高鼻深目,金瞳淡漠的男人,只是一边喝茶,一边提起长安郊外有座观音寺,极灵。
他似乎只是无心提及,却言之笃定,十分虔诚。“本王昔日曾久久苦寻一人,不得。后来正是于此相遇。”
听者有意。柳太后不由动了心思。
后头她又寻了太史局,测算合宜出行之时,正是谷雨之日:“天有好雨,荡尽污浊。云销雨霁,失而复得。”
摄政王无心提及的机缘,让她辗转反侧,又因着末尾四字,更是激动难言。她心中,也有久久苦觅的一人……
故而今日,不辞风雨,柳太后也仍是来到了这观音寺。
雨中的观音寺古朴大气,雨烟缥缈,如笼在云间。而遥遥霖雨之中,又传来一声凄冷空灵的清铃。
也恰巧每逢谷雨之日,江家家主江鹤州都会携其妹江月,至观音寺上香拜佛。
江月其实也不明白为何,雨日哥哥的膝骨时而会酸涩泛疼,但只要人在长安,他每年依旧会坚持此行。谷雨时分,似乎是对哥哥而言十分重要的一日。
故而每逢此时,她也会一边无声担忧他的身体,一边乖乖陪伴在侧。恰在此时,她听见唤她的声音:“月儿?”
江鹤州疏眉朗目,转头温然一笑:“好了,你来拜。”
观音寺人烟稀少,江家兄妹是每年都会来此上香添油,出手阔绰的重要香客。此时寺中长老皆陪伴在侧,慈眉善目,为两人祈福。
大雄宝殿之中,佛像垂目而慈祥,仿若无声降临无数恩泽于世人。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