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铁骨铮铮怎么读 > 第1426部分(第2页)

第1426部分(第2页)

“本月十八日,四名被告出庭受审,他们承认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是暗杀一名德国要人以此挑起德土战争,而苏联使馆在得到审讯结果后,立即表示与四名罪犯素不相识,坚称整个事件是托洛茨基分子或者是远东共和国搞出的阴谋,苏联政府认为土耳其这次审讯,是对苏联的侮辱及不友好行动。随后,土耳其和苏联方面,各自撤回了大使,关系再次紧张起来。”

安毅扼腕叹息:“我明白了。希特勒肯定是以这次庭审结果做要挟,要求苏联方面做出解释。苏联人自知理亏,干脆向远东共和国发起进攻,以此来表明心迹,避免与士气正盛的德国对上。希特勒得到斯大林的保证,对侵入土耳其势在必得,土耳其政府为了避免战火把国土摧毁,于是来了一个金蝉脱壳,以军事政变的形式推卸责任!”

杨飞苦笑道:“这就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我们预测,德国与土耳其的战争,起码会持续半年时间,说不一定土耳其在英美苏等国的支持下,会与德军长期僵持,但现在一切都泡汤了!土耳其彻底倒向德国后,德***队不费一兵一卒,即把战线推进到中东,而且五十万土耳其精锐部队,将会成为轴心国的一大助力,中东及非洲局势将彻底变化!”

“我担心的也是这个!”

后勤部长常保芳一脸忧色:“打仗就是打后勤,现在阿富汗铁路并未贯通,波斯铁路也还需要一个月才能与中亚铁路相连,部队的作战物资调动和周转困难。一旦德国向我们发起进攻,我们的作战物资跟不上的话,战局会迅速糜烂,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中亚和印度,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啊!”

由于希特勒出尔反尔的坏名声,就连足智多谋的杨杰也不敢确保在得到土耳其的庞大战争机器后,德***队会不会把南华当做下一个打击目标,席间一片沉默。

安毅有些心烦意乱,站起来背着手走进长亭,远眺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过了许久,他才回过头,一脸坚毅地说道:

“局势再坏也坏不到哪里现在伊拉克及波斯境内的战事基本停歇,由于日军的主动退却,我们实际上消耗的弹药不多,至于油料,有着胡齐斯坦的油田和大型炼油厂,我们根本就不缺油。叶成集群的机械化部队,非常适宜地势平坦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作战,再加上我们新组建的五个飞行团已经调到了波斯及伊拉克南部地区,这样的力量完全有能力确保我们西线的安全,再不济也可拖延德军两到三个月时间,方便我们调动和集结兵力。

“弟兄们,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判断,德国人就算是再疯狂,也不敢在彻底解决英伦三岛之前,向我们宣战,毕竟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而我军的战斗力,是通过连续不断的战斗磨练出来的,远非羸弱的英国和法***队可比,希特勒一代枭雄,不会那么不智,在我们身上白白浪费兵力!

“现在,继南他们正在德国,与希特勒政府进行交涉,我们要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第一七**章  国宝归国

第一七**章国宝归国

二月初的喀山,进入全年最冷的时刻,冰天雪地,整个世界仿佛成了个大冰柜,山冷得颤抖,河冻得僵硬,北风呼啸着,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舞。

在隆隆向西的火车上,以观察员身份前往喀山的安家军中亚军区副政委副政委安明祈,有些好奇地看向与几名参谋凑在一起商量战局的远东军总司令叶戈罗夫。这位五十六岁的远东军最高军事指挥官,脸色平静,镇定自若,下达作战任务时条理分明,从他身上,一点儿也感受不到紧张与不安。

在一路上,经过改造添加了无线电联络设备临时充当全军总指挥部的火车车厢里,不断得到各条战线发来的战报,就安明祈所知,目前整体局势不容乐观。

截止二月五日,苏军已经在各条战线突进了两百多公里。而在喀山方向,大批先头部队已经突破了远东军在喀山正面防线上地阻击,并开始全力向喀山市区突进。

在该市的西北方向上,苏军三个装甲师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市区不足十公里的地方,驻守该地的远东军两个步兵师虽然抵抗顽强,但是仍旧步步败退。西南方向,苏军四个步兵师,顺着伏尔加河南岸,推进到了上乌斯隆地区,一旦他们夺取这一区域,随后便可跨过结冻的伏尔加河,长驱直入,直接攻入喀山中部和南部城区。至于西线正面战场上,苏军的优势倒是还没有真正展现出来,毕竟远东军在那里部署有五个步兵师,加上提前构筑的反坦克壕和强大的炮兵阵地,战斗异常残酷和激烈。

当天下午三点,叶戈罗夫抵达喀山前线。

按照战前苏军统帅部的作战计划,夺取喀山战役的胜利非常重要,这不仅仅因为喀山是东欧平原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还因为它是扼守伏尔加河及乌拉尔山的一个重要据点。如果不能拿下远东军的这个战略据点,那么,苏军发起的全线进攻,将会出现一个缺口,远东军可以从这个缺口,绕击苏军侧翼,威胁苏军各个进攻箭头的安全。可以说,苏军对喀山势在必得。

而按照远东军司令部的战役安排,这次的战略重点,除了防守喀山城之外,还要力求消灭攻向喀山方向,也就是向伏尔加河、喀赞河交汇地区实施突进的所有苏军,彻底打破苏军的全面进攻攻势。

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消灭突入乌拉尔地区的苏军,削弱苏军的战争潜力,为下一步反攻莫斯科创造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规模庞大的诱敌围歼战略构想形成了:以喀山城及喀山地区的部队为诱饵,诱使苏军逐步增调进攻这一区域的兵力,同时,以南北路兵力,向苏军纵深实施突击作战,最终对喀山苏军的突出部,实施合围歼灭。、

在远东军司令部的做战计划中,身为全军统帅的叶戈罗夫,身临险境,充当诱饵,其魄力无疑十分巨大。

喀山地区部队作战的顽强程度,将直接决定苏军对该地区的兵力投入,而在喀山北方,远东军副总参谋长费季科大将所率领的部队,则在同一时间发动对什卡尔奥拉、克拉斯诺戈尔斯基、伏尔日斯基等地区的强大攻势,从而构成对苏军右路地铁钳攻势。在喀山南方,远东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作战部部长列昂尼德大将统帅另一支部队,从乌里扬诺夫斯克出击,绕击卡纳什、齐维利斯克,切断铁路干线,继而向喀山实施包抄。两路攻势最终将构成一幅铁钳,将苏军向喀山方向突进的部队生生绞死。

从这方面看,毫无疑问,喀山战役的初期,也就是二月到三月,由于伏尔加河冰冻,是防守喀山的部队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进攻的苏军占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远东军方面只能依靠城防被动防守。

根据安明祈了解,在叶戈罗夫接掌喀山军务的时候,他所能够直接调动的兵力,只有三个不满编的集团军,总兵力不到十五万人,而在他的战场前方所要面对的,是苏军三十多个装甲及步兵师,其总兵力接近五十万。

一旦撑过这两个月,由于天气的好转,随着空军的参战,情况会迅速好转,接下去就要看谁能咬牙坚持了。从某种意义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