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铁骨铮铮怎么读 > 第1467部分(第1页)

第1467部分(第1页)

为这支船队护航的,是美国海军纽约级战列舰“纽约”号及“德克萨斯”号、“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及“大黄蜂”号,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狮”号、“皇家公主”号、“虎”号战列巡洋舰,“独角兽”、“巨人”、“尊敬”、“战神”、“光荣”、“海洋”号等六艘轻型航空母舰和两艘“肯特”级重型巡洋舰,以及两国海军共计二十五艘驱逐舰,三十二艘护航驱逐舰和四十六艘扫雷艇,可谓军容鼎盛。

此外,皇家海军中将萨默维尔指挥大西洋舰队的一部,为这支舰队进行策应,以保万无一失。

由于有日军潜水艇在马达加斯加岛南北端和莫桑比克海峡出没的报告,为了防止万一,卡伦德及阿尔伯。费兰迪各带来一套参谋机构,分别在“肯特”级重型巡洋舰“肯特”号和“贝里克”号上。

七月十一日,盟军舰队来到预定地点。

十二日凌晨零点,“拉方利”号扫雷艇,悄悄潜入港口入口处的水道,开始扫雷,很快就在雷场中开辟出一条通道。

凌晨两点,“温彻斯特堡”号扫雷艇紧随着“拉方利”号,进入了外锚地,继续执行扫雷任务。

凌晨三点,在清除外锚地所有地雷、确定没有危险后,其余船只才陆续进入。盟军迅速放下登陆部队,进行抢摊。

在盟军将士进行登陆时,更多的皇家海军的扫雷艇开始紧张地清除内锚地的水雷。

可是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英国登陆艇的发动机的轰鸣和被引爆水雷的爆炸声,竟然未被日印军发觉。

在盟军进行大规模登陆前,一支水陆突击队已经偷偷地摸上了岸,其任务是占领一处可以控制外锚地的炮台。

在经过短暂交火后,对前主人英国心有恐惧的日印军选择了投降,此战俘虏了四百多名印度裔士兵。

十二日清晨六点一刻,从航母上陆续起飞的150架美国f2a“水牛”式和f4f“野猫”式战斗机、英国“箭鱼”式鱼雷机和“圣马丁”鸟战斗机,飞抵迪戈。苏瓦雷斯港口上空,它们几乎完全摧毁了港中的商船和附近的机场,在空袭结束时,盟军已经有三千多人登陆。

出于对美国新兵蛋子的不信任,盟军负责攻打迪戈。苏瓦雷斯市区的是英国皇家韦尔齐燧发枪团,它的登陆地点距市区还有二十英里。

在向市区行进过程中,英军俘获了一名印度裔军官和四名印度士兵。

英军经过短暂交涉后,派遣这名印度军官向港口的日印军指挥部劝降,但这很快就被证明是不明智的举动。

在盟军和他们的坦克来到一处通往迪戈。苏瓦雷斯的险要隘口时,遇到了日印军有组织的顽强抵抗,非常明显,这是由于那个被英国人释放的印度军官发出了警告。

盟军在登陆时,选择了两片互不相邻的海滩,由于内锚地的雷场密度远远大于美国人和英国人的预期,而且在中午时分有一艘护航驱逐舰触雷受伤沉没,所以大型船只无法进入内锚地,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从运载船只到海滩间登陆艇的行驶时间,使得海滩上弹药食物发生了严重的短缺。

运载火炮的运输船,无法将部队急需的重火力送上岸,直到天黑,这些船才找到一处深水处将火炮卸下。而且由于卸载处较为偏僻,没有道路可通,这使得那些可怜的炮兵,不得不花些时间使这些重武器与大部队汇合。

其它的问题,随着作战过程的深入也不断出现。

由于为了尽可能多地装运人员,担任主攻任务的英军二十九步兵旅所属的车辆,竟然被限制在不足一百辆,而且配属到部队的通讯设备也严重不足,这就使得通讯联络成为了大问题。

在一次于十二日上午发起的进攻中,隶属于英军第二十九步兵旅的“南兰开夏”步枪营成功地穿越了日印军控制的防线,但是由于一时间和友邻部队联系不上,不得不携俘虏撤回原地。

一支陆两栖突击队,也于十二日中午到达迪戈。苏瓦雷斯城内,但是却无法找到运输工具,以前往日印军的基地。

十二日下午,美军第一步兵师全部登陆完毕,西林顿少将开始调整部属,于当日晚上八点半命令发起全线进攻。

但是,对战局起到关键作用的却是一支海军陆战队突击小组,他们搭乘“安东尼”号驱逐舰,于总攻发起后半个小时后在日印军基地内的一个码头强行登陆。由于日印军主力都被吸引到了迪戈。苏瓦雷斯以西阵地,防御码头的人很少,所以突击队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基地内部。

在占领了设在基地内的日印军司令部,清除了指挥作战的***军官及参谋人员后,日印军有组织的抵抗终于停止。但是,守卫着港口入口处的日印军海岸部队并未投降。为此,皇家“韦尔齐燧发枪”团的团长斯托维尔,亲自为指挥这支部队的印度裔指挥官送上了两台美国制造的收音机,接下来日印军阵地上就打出了白旗。

在盟军于迪戈。苏瓦雷斯登陆过程中,有一艘***潜艇试图偷袭这支庞大的舰队,但是旋即被“箭鱼”鱼雷机击沉。

不幸的是,更多的***潜艇聚拢过来,英国皇家海军海军“虎”号战列巡洋舰和“狮”号战列巡洋舰,先后被击沉。

由于港口水较浅,两艘军舰得以坐沉海底,不久之后就被打捞起来。第二天,又有一艘油轮被击沉,这三艘舰船都是被***海军伊-16和伊-20号远洋潜艇上搭载的微型潜艇击沉的。

在整个登陆战期间,盟军共有三百人阵亡,七百多人受伤,日印军方面阵亡四百五十多人,约有一千人负伤,被俘的多达两千多人。

盟军刚刚占领迪戈。苏瓦雷斯港,就组织了大规模的运输船队,至二十二日,终于把三个美军师海运到了港口,日军航空队和潜艇进行了攻势布雷,盟军舰队损失了十艘扫雷艇、两艘驱逐舰和十八艘运输船,官兵伤亡多达六千余人,但好歹完成了运输任务。

面对数量占优势的盟军部队,日军不得不暂停执行陆地的反攻计划。

太平洋战场。

陆地上,日军得到大量援军以及移民后,立即顺着海岸线,向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挺进。由于沿途皆是海拔在一百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加上美军无心恋战,日军挺进顺利,截止七月二十一日,已经推进到南澳大利亚州的纳拉伯平原地区,即将抵近美军部署重兵防守的艾尔半岛,一场新的大会战即将爆发。

由于美国海军在西澳大利亚海域战败,归属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管辖的第七舰队,已经不足以抵御***优势海军的进攻,无奈之下,麦克阿瑟向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尼米兹海军上将求援。

在七月之前,日军已经先后占领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正在把海上防线推进到图瓦卢群岛以及所罗门群岛。美军为确保南太平洋航线的安全,一边加强了夏威夷群岛以南的莱恩群岛、库克群岛及斐济群岛的防守,一边以萨摩亚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及新喀尼多尼亚岛为前出基地,大量修建机场,以抵御日军向东南太平洋海域的层层推进。

收到麦克阿瑟的求救电,新近得到舰船补充的尼米兹上将也担心西南太平洋战区局势恶化,于是决定发起吉尔伯特群岛战役。

吉尔伯特群岛是太平洋中西部的环礁群,位于东经173度至175度,马绍尔群岛东南、所罗门群岛东北,横跨赤道线,正处在美国西海岸和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海上交通线中间,由塔拉瓦、布塔里塔里、马金、阿贝马马、塔比特韦亚、贝鲁等十六个珊瑚岛礁组成,陆地总面积约四百多平方公里,这些岛礁土壤贫瘠,加上雨水和海水的冲刷,几乎没有什么植被。但珊瑚砂质的地质,地形平坦,几乎每个岛屿都适宜建设机场。

据战前最后一次人口统计,吉尔伯特群岛有土著人两万六千名,人口密度是太平洋各群岛之最。这里气候湿热,年降水量约四千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二十七摄氏度。一***二年这片岛屿沦为英国的保护地,一九一五年成为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殖民地”的组成部分。

日军侵入吉尔伯特群岛后,立即扶持土著成立了自由吉尔伯特政府,宣传民族解放与独立,深得当地土著的支持,把***人誉为救星。不过,由于日军大本营着重强调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以及俾斯麦群岛的防御,在吉尔伯特群岛只部署有一支数百人的守备队,整个群岛竟然没有一艘军舰,航空兵只有一架战斗机和四架水上飞机,其中唯一的战斗机,也因缺乏零部件而无法起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